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文宣]耕莘實驗劇團《尋找佛洛伊德》
[文宣]耕莘實驗劇團《尋找佛洛伊德》
資料時間_ 1997/03/07-03/09

「耕莘實驗劇團」於1976年11月22日成立,全名為「耕莘影劇欣賞研究社暨實驗劇團」。由周渝(現紫藤廬主人)在耕莘文教院的耶穌會神父李安德支持下創立,其後衍生出「蘭陵劇坊」。由於耕莘文教院從六零年代之初開始為臺北的知識青年引進西方文藝產品,如電影、繪畫、音樂會、寫作班等等。因此「耕莘實驗劇團」成立之初除了是一個實驗劇團,也還是一個影劇欣賞社團。在〈試探七零至九零年代台灣現代劇場的身體技術做為一種實踐〉一文中則紀錄了「耕莘實驗劇團」老團員 黃承晃 曾回憶道:「當時有經費上的問題,因為耕莘文教院不可能給經費,演出也不可能賺足經費,因此就辦了一個耕莘電影欣賞會,以放電影收的錢來作劇場經費。」,而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一段24號的「耕莘文教院」拆除後,原地下室在文建會的輔助下於1996年改建成「耕莘實驗劇場」,設有150席階梯座位,96種燈光變化,立體環繞音響等專業設備,並於隔年1997年再度整修,把觀眾席改為活動式,改善燈光迴路。許多小劇場與學校話劇社多於此演出。而此份文件則為當年耕莘實驗劇團《尋找佛洛伊德》的演出宣傳品。

參考資料:
1.葉根泉,〈試探七零至九零年代台灣現代劇場的身體技術做為一種實踐〉,《戲劇學刊》18期。
2.〈耕莘文教院〉,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發佈時間_ 2016\10\20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耕莘實驗劇團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1607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7/04/11-1997/04/13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成立於1995年夏天,團名源於英國女作家 Virginia Woolf‭ ‬在《自己的房間》‬一書中所虛擬的角色,意在解除女性才華被男性體制壓抑的魔咒。劇團以原創劇本及前衛劇場美學為發展目標,創作題材、形式、議題不限。本劇在1997年由魏瑛娟執導,終幕全體演員以全裸之姿謝幕,震撼全場。此圖為當年的活動宣傳品。 引自: ...
發佈時間_ 2016\09\1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12/01
1992年11月,現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和藝術工作者吳靜吉、柯一正、徐立功、羅北安等人共同成立紙風車劇團,當年成立的緣由起因於李永豐認為「兒童需要兒童劇,臺灣需要臺灣的兒童劇場」 。而現任團長任建誠則認為「兒童劇場提供的不只是教育性、娛樂性,小朋友在兒童劇場能得到的是異於電視、電影的獨特觀賞經驗」,強調兒童劇場的元素、形式包含音樂、舞蹈、文學 ...
發佈時間_ 2016\09\21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7/03/21-1997/03/23
「身體原點工作室」成立於1991年,創團成員多為國立臺灣大學話劇社成員。取名為「身體原點」乃是意圖以身體作為自覺的開始,好發掘另類思考的劇場語言來對抗主流意識箝制。除了參與話劇比賽外,也不斷親身投入社會運動的街頭演出,培養出豐富多元的作品風格,如創團作品《一百個心跳的故事》點出文明社會中人與人間的冷漠疏離;1992年的諷刺喜劇《等待銹陀》則挑戰軍旅僵化 ...
發佈時間_ 2016\10\27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