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標籤
篩選
格式
年份
主題
標籤:“耕莘實驗劇場” 共找到 12 筆影音資料
10 20 30 per page
資料時間_ 1998/04/25
紅綾金粉劇藝工坊的劇作《都是娘娘腔惹的禍》顛覆性別想像,描述一群喜歡芭比娃娃、泰迪熊和華麗衣裳的妖嬌男子,老是被當成妖怪,不管他們的性傾向為何,都不被旁人接受,然而他們頑強地堅守美艷的人身自由,相信認同自己才是真正的美麗。編導吳大綱設計芭比這個角色,試圖以一個具象的人物表達人內心幽微的角落。芭比或許是女人理想中的形象:苗條、高挑、金髮、美麗,儘管大部分女人根 ...
發佈時間_ 2017\09\0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7/03/21-1997/03/23
「身體原點工作室」成立於1991年,創團成員多為國立臺灣大學話劇社成員。取名為「身體原點」乃是意圖以身體作為自覺的開始,好發掘另類思考的劇場語言來對抗主流意識箝制。除了參與話劇比賽外,也不斷親身投入社會運動的街頭演出,培養出豐富多元的作品風格,如創團作品《一百個心跳的故事》點出文明社會中人與人間的冷漠疏離;1992年的諷刺喜劇《等待銹陀》則挑戰軍旅僵化制度; ...
發佈時間_ 2016\10\2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10/04-1996/10/06
紅綾金粉劇藝工坊成立於1994年,最初由建中話劇社的校友發起,團員來自各校,包括國藝院、師院、華岡、銘傳、實踐、交大等,組成多元。紅綾金粉劇藝工坊的創作兼具美學與政治效能,欲藉劇場作品探索多面向議題。他們以越界扮裝碰觸多面向議題,如追逐時尚的戀物情節與愛滋恐慌。1995年在台大視聽小劇場演出《維納斯的誕生》,開啟性別議題。1996年推出《利西翠妲之越Quee ...
發佈時間_ 2016\10\26
1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12/06-1996/12/29
交互蹲跳劇團的創作方向,較著重於人類本質議題的探討,進而尋求劇場各種可能性的呈現。從探討兩性關係與權力消長的《紅色伊底帕斯》到觸動生命議題,與描述人在面對死亡的種種荒謬與悲哀的《半夜誰敲門》,乃至探討時間,並進而對時間、生命意義作一場反芻之旅的《愛因斯坦的夢》,交互蹲跳劇團有著不同面向的呈現。此為當年《半夜誰敲門》的活動宣傳品。 引自:〈交互蹲跳劇團《愛因斯 ...
發佈時間_ 2016\10\26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7/01/10-1997/04/06
耕莘文教院從六零年代之初開始為臺北的知識青年引進西方文藝產品,如電影、繪畫、音樂會、寫作班等等。而於民國79年,當時耕莘文教院院長王敬弘神父,有鑒於文化活動廣受青年朋友的歡迎及肯定,遂將耕莘文教活動組、耕莘青年寫作會、耕莘青年山地服務團、耕莘視聽服務處等四個文教活動組織合併,成立了「財團法人耕莘文教基金會」以賡續並擴大服務、舉辦文教活動。此檔案為當年第一屆耕 ...
發佈時間_ 2016\10\2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7/03/07-03/09
「耕莘實驗劇團」於1976年11月22日成立,全名為「耕莘影劇欣賞研究社暨實驗劇團」。由周渝(現紫藤廬主人)在耕莘文教院的耶穌會神父李安德支持下創立,其後衍生出「蘭陵劇坊」。由於耕莘文教院從六零年代之初開始為臺北的知識青年引進西方文藝產品,如電影、繪畫、音樂會、寫作班等等。因此「耕莘實驗劇團」成立之初除了是一個實驗劇團,也還是一個影劇欣賞社團。在〈試探七零至 ...
發佈時間_ 2016\10\2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10/18-1996/10/23
「耕莘實驗劇團」於1976年11月22日成立,全名為「耕莘影劇欣賞研究社暨實驗劇團」。由周渝(現紫藤廬主人)在耕莘文教院的耶穌會神父李安德支持下創立,其後衍生出「蘭陵劇坊」。由於耕莘文教院從六零年代之初開始為臺北的知識青年引進西方文藝產品,如電影、繪畫、音樂會、寫作班等等。因此「耕莘實驗劇團」成立之初不但是一個實驗劇團,也是一個影劇欣賞社團;此檔案為當年《獨 ...
發佈時間_ 2016\10\2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7
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一段24號的「耕莘文教院」拆除後,原地下室在文建會的輔助下於1996年改建成「耕莘實驗劇場」,設有150席階梯座位,96種燈光變化,立體環繞音響等專業設備,並於隔年1997年再度整修,把觀眾席改為活動式,改善燈光迴路。許多小劇場與學校話劇社多於此演出。本次國立臺灣大學話劇社期末公演的導演,其中包含日後化名胡陵成為鏡外劇團團長的區曣中,以及劇場 ...
發佈時間_ 2016\10\2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12/01
1992年11月,現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和藝術工作者吳靜吉、柯一正、徐立功、羅北安等人共同成立紙風車劇團,當年成立的緣由起因於李永豐認為「兒童需要兒童劇,臺灣需要臺灣的兒童劇場」 。而現任團長任建誠則認為「兒童劇場提供的不只是教育性、娛樂性,小朋友在兒童劇場能得到的是異於電視、電影的獨特觀賞經驗」,強調兒童劇場的元素、形式包含音樂、舞蹈、文學、燈光 ...
發佈時間_ 2016\09\21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7/04/11-1997/04/13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成立於1995年夏天,團名源於英國女作家 Virginia Woolf‭ ‬在《自己的房間》‬一書中所虛擬的角色,意在解除女性才華被男性體制壓抑的魔咒。劇團以原創劇本及前衛劇場美學為發展目標,創作題材、形式、議題不限。本劇在1997年由魏瑛娟執導,終幕全體演員以全裸之姿謝幕,震撼全場。此圖為當年的活動宣傳品。 引自: 1.駐法國臺灣文化 ...
發佈時間_ 2016\09\14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