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標籤
篩選
格式
年份
主題
標籤:“在地實驗 ET@T” 共找到 232 筆影音資料
10 20 30 per page
資料時間_ 2019/04/25
幫史明歐吉桑整理龐大的書籍、謄打回憶錄手稿的工作很大程度改變了我的創作。在此之前,大部分的作品都是錄像,以影像與旁白共構一則政治性寓言,因為故事——無論呈現的媒材是文學、戲劇、影像或其他——是我唯一的興趣,因此學習創作的初步就是在創造出以文字為材料的情節、結構之後,轉譯為其他視覺形式。但在那陣子的工作之後,上述的創作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創」、「作」的野心,與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4/08
文革結束以後的歷史新時期,中國電影已經遠遠滯後於世界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面對一個個巨大的電影轉型時期——從傳統電影向現代電影。第四代導演在這個歷史轉折時期,對於中國電影他們的貢獻是獨特而顯著的。 1979年第四代導演登上影壇之初,就開始尖銳的批評當時中國電影語言的陳舊和落後,大力呼籲「未來儘快地發展我國的電影藝術,我們必須自覺地盡快地對我們的電影語言進行變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3/18
本次聊計畫鄭宜蘋將介紹以「BettyApple」為聲音表演的脈絡,透過轉化「臉譜化」的聲音與行為角色,將「陰性聲音」美學與後科幻身體實現於現場聲音表演,以及在聲響實驗裡的身體政治與酷兒空間如何與地下舞廳次文化進行混種。 1.從2018 受澳洲聲音藝術團體 「Liquid Architecture」邀請,於墨爾本「複音聲音藝術節」所進行的三場不同空間的演出為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3/04
吳其育:「越來越脫窗的現實」 吳其育報告創作歷程,從最一開始創作的關注:《折射》,或者是更早的《土地廟》、《一號與狗》,經過每個不同實踐的影響,有復興漢工作室的《透抽》計畫,又或者是《沒出息3D錄像影展》而逐漸發展到現在的想法,每一次的創作都漸進的持續發展,透過不論是個人或合作的實踐,像是《聲線計畫》,都推展了我對創作的認識,也成為《高速落海》思考計畫涵蓋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2/25
“Logic sometimes makes monsters”,函數就在那裡,產生什麼不是我的問題,是你。 – 王新仁 回顧王新仁十年的創作歷程、從純向量、數學出發的〈移動中的共鳴〉,到探討記憶、座標的〈路徑二部曲〉,其中貫串的無不是關於離散、拓墣等概念。在這演算法當道的年代,邏輯跟規則形塑了我們的生活,也影響了我們的想像,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各種演算的王新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2/22
在談到樣板戲的形式變革問題時候,文革文藝的理論代言人的是這樣闡述:京劇思想內容的革命,必然要求對京劇藝術形式實行根本性的改造。 這個問題解決的好,工農兵英雄形象就能牢固地佔領京劇舞台,這裡解決不好,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就會東山再起。對舊京劇的藝術形式採用「舊瓶裝新酒」的改良主義的辦法,顯然是與革命背道而馳。讓我們的時代工農兵英雄人物去呤唱表現古人的老腔老調,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1/27
• 緣起 站在藝術典藏與研究的立場,如何保存「劇場表演」的現場性與複合性藝術特質,以及如何兼顧紀錄表演者肢體動作、表情變化、聲音情緒等細節?這其中,除了有賴劇場表演界對「紀錄」與「評論」的投入,自上世紀以來,我們所習慣的、以「導演剪輯」邏輯進行鏡頭、景深調度的紀錄方法,力求影像語言與演出情節綜合產生的影音張力,卻犧牲了應是目不暇給的、訴諸觀者個體官能節奏的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1/21
張晏慈 (Chang, Yen Tzu) 為台灣新媒體藝術創作者,畢業於林茲藝術與設計大學(Kunstuniversität Linz) 文化介面學系碩士 (Interface Culture)。2016年,參與交換計劃至日本情報科學與藝術學院(IAMAS)。創作自2011年起至今,嘗試各種跨領域以及實驗聲響的創作,作品曾經於國際藝術節與研討會中呈現,包括奧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8/12/03
第二屆水田部落行為藝術節「當代表演的原民性」開放講座 ▽場次一「剝奪、重生、路徑:瓦旦塢瑪的行為藝術」 時間:11/27 Tue. 19:30 主講:瓦旦塢瑪 主持及與談:許瀞月 ▽場次二「腳譜,身體實踐與文化記憶」 時間:11/28 Wed. 19:30 主講:瓦旦.督喜、以新.索伊勇 與談:謝杰廷 主持:吳思鋒 ▽場次三「我的朋友瓦旦」 時間:12/3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8/12/01
美國政治經濟學者・法蘭西斯福山,曾撰文提到:「 二十世紀上半葉,許多展望性的恐懼都集中在扼殺個體性和隱私的大型、中心化的官僚暴政上:比如喬治·奧威爾的《 1984 》。然而,人們設想中的反烏托邦的性質在本世紀最後的幾十年開始發生變化,其中一條線索談到了身分政治引發的焦慮。 Neal Stephenson 在 1992 年的小說《 雪崩 》( Snow Cr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