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金枝演社劇團《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
影片長度
01:16:16
時間標籤
(無)
金枝演社劇團《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
資料時間_ 1996/12/21
資料地點_ 台北萬華

金枝演社劇團於1993年由王榮裕創辦,以簡單、俚俗、坦蕩的情感表現方式打入普羅大眾生活,將劇作靈感回歸本土,重新找回戲棚腳的感動,可說是散發獨特草根魅力的全民劇場。1996年推出《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為本土原生胡撇仔戲融入現代劇場的首例,自演出以來,幾乎年年應邀演出不輟,可說是金枝演社劇團代表性的作品。《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以發財小卡車作為主要舞台,在車上加裝一幅舊日電影看板畫風的景片,配合小卡車方圓十數公尺的空間,如此就成了這齣戲的表演舞台。故事內容主要在描寫一個歌仔戲班一對苦旦(采英)與小生(俊鴻)的愛情,遭受波折,不但有養母來不仔對采英的諸般虐待,還有黑大仗著惡勢力橫刀奪愛的威脅,再加上俊鴻懦弱的性格,這一切都使得采英的感情與未來均岌岌可危;幸虧有白小蘭仗義相助,一切才化險為夷,團圓結局。
引自:
1. 金枝演社官方網站
2. 游蕙芬,〈站在戲棚腳的人—金枝演社〉,《台北小劇場—一群年輕劇場工作者的文化紀錄》, 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新聞處,1996。
3. [文宣]金枝演社劇團《胡撇仔戲-臺灣女俠白小蘭》傳單,《在地實驗影音資料庫 ET@T Archive》,2016/09/14
4. 于善祿,〈戲來瘋,笑中帶淚——金枝演社「胡撇仔戲」系列劇作的表演美學與劇場修辭〉,《世安文教基金會》,2009。

發佈時間_ 2016\09\01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金枝演社劇團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1057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6
「金枝演社劇團」創立於1993年,由出生於臺中歌仔戲班世家的表演工作者王榮裕所創立。以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時在台灣出現的胡撇仔戲為主。胡撇仔戲名稱源自英語 Opera,因當時台灣總督府禁演歌仔戲,傳統歌仔戲班便以流行歌曲取代歌仔戲腔,用西方樂器取代傳統鑼鼓產生出這種新的表演形式。此為當年金枝演社劇團的劇場專業表演人才培訓計畫傳單。
發佈時間_ 2016\09\1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10/24
金枝演社劇團於1993年由王榮裕創辦,以簡單、俚俗、坦蕩的情感表現方式打入普羅大眾生活,將劇作靈感回歸本土,重新找回戲棚腳的感動,可說是散發獨特草根魅力的全民劇場。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於1998年年底推出四個劇團的實驗性新作,包括金枝演社、戲盒劇團、密獵者劇團、交互蹲跳劇團等,首先登場的是金枝演社劇團《東經121度・北緯23度半》。此劇串聯四位編導個別發 ...
發佈時間_ 2016\09\0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12/02-1996/12/21
「金枝演社劇團」創立於1993年,由出生於臺中歌仔戲班世家的表演工作者王榮裕所創立。以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時在台灣出現的胡撇仔戲為主。胡撇仔戲名稱源自英語 Opera,因當時台灣總督府禁演歌仔戲,傳統歌仔戲班便以流行歌曲取代歌仔戲腔,用西方樂器取代傳統鑼鼓產生出這種新的表演形式。這些圖檔為1996年《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的演出文宣,而《胡撇仔戲─ ...
發佈時間_ 2016\09\14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