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台灣渥克劇團《阿珂》表演片段與導演訪談
影片長度
00:17:28
時間標籤
台灣渥克劇團《阿珂》表演片段
導演陳梅毛專訪
台灣渥克劇團《阿珂》表演片段與導演訪談
資料時間_ 2001/08/17
資料地點_ 牯嶺街小劇場

台灣渥克劇團(1992-2005)作品內容結合本土娛樂、俗豔舞台等台灣庶民趣味,作品多具諧謔嘲諷的風格。1995年開設「台灣渥克咖啡劇場」,並舉辦「四流巨星藝術節」,造成台北一股小劇場熱潮,使當地成為小劇場演出最頻繁的場地,為當時青年前衛文化的重鎮。「台灣渥克咖啡劇場」直至1997年7月結束營業為止,總共累積超過250場的戲劇、音樂、演講、展覽等各類活動,觀眾也超過一萬人次;當時並引發B-SIDE、魯蛋、堯樂、地下社會等多處咖啡劇場跟進,掀起風潮。
《阿珂》由陳梅毛編導,劇名取自金庸小說《鹿鼎記》中個性刁蠻的美女,藉此探討「美」的相關議題。劇中包含大量的獨白,其中穿插演員對「美女」或「美」的個人詮釋與見解,顛覆美與醜的既定價值觀。在地實驗攝錄的這支影片包含《阿珂》演出紀錄與導演專訪。
引自:
1.〈聚光燈下的風華:台灣表演團體專訪系列──台灣渥克咖啡劇場〉,中央廣播電視台。
2. 小明明,〈易逝的青春與美麗的詩篇《阿珂》〉,《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2000/08/17。

發佈時間_ 2016\09\08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台灣渥克劇團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1086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8/06/20
「98科技藝術論壇: 60年到90年日本科技藝術史」 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中心於6/11到6/13號舉辦科技藝術論壇,請來日本神戶藝術工科大學視覺情報系教授山口 ...
發佈時間_ 2017\09\0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9/25
...
發佈時間_ 2017\09\06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11/15
台灣的同志藝術節始自1995年,1996年第二屆同志藝術節由同志協會籌備處與台灣渥克劇團主辦,演出劇作包括《螢色同次元》、《壞孩子從地底出發》、《狐狸男孩》。在地實驗攝錄的這支影片為臨界點劇象錄《狐狸男孩》演出紀錄。臨界點劇象錄(1988-)由前衛劇場工作者田啟元(1964-1996)與詹慧玲、林泰助共同成立。初期劇團由一群對戲劇充滿熱情的跨校學生組成 ...
發佈時間_ 2016\08\30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