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ET@T Forum] 史旻玠「從類比到數位:數位軟體是否能帶來大量聽音模式?」
影片長度
00:25:22
時間標籤
[ET@T Forum] 史旻玠「從類比到數位:數位軟體是否能帶來大量聽音模式?」
資料時間_ 2014/08/16
資料地點_ 在地實驗 ET@T

可攜式電腦的發展,讓越來越多人能夠自己創造音樂。而無論是數位音頻工作站(DAW)、軟體APP、數位硬件,都擁有獨特的音頻工作流程與方式。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軟件的設計更多是具現了人們對於音樂的特定想像,並且也回頭對受眾產生極大影響。和視覺相異的是,音樂被視為時間的藝術,但樂譜空間化了這個時間流的藝術形式,而現代音樂家則是透過不同的技法去打破空間結構的形式,去突顯時間性的效果。透過這種觀察方式,軟件也在這兩者間打造自己的生存方式。相對於視覺,聲音在藝術領域中被視為抽象度極高的對象。在過去它透過音符作為中介而被形塑,但複製技術的發明,動搖了音樂的藝術形式,聲響漸漸的成了被討論的主題。從類比技術到數位技術,音樂形式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聲音有了無限的可能。也因此,「聽」成了當今至關重要的命題,然而,聆聽者到底要如何聆聽才能察覺藝術形式,又或者這些需要察覺的聲響是如何被社會性的塑造?面對數位時代的多變聲響,我們需要重新找尋那些,對於聆聽至關重要的變革技術,不僅是因為它所帶來的新穎聲響,更是聽音模式的歷史轉折,塑造我們如何感覺聽「聲響」這件事。

延伸閱讀:
1.從類比到數位:數位軟體是否能帶來大量聽音模式?,在地實驗計劃論壇,2014/08/16
2.在地實驗計劃論壇「電音與科技的時代感」系列總覽(2014/06/14-2014/10/18)

發佈時間_ 2017\01\18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史旻玠、論壇公開播映資料之著作人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2124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5/10/18
密謀者,一種長期過著秘密生活的叛動者。幾年下來,走過台灣當代政治、經濟條件劇烈變動下的棄置、失能空間,感受過整個礦場在爆炸之後殘存至今的二、三十年的荒蕪時空、日本帝國鎮壓泰雅族大豹社,遺棄在深山裡的駐在所,遇過罹患黑肺病的礦工、台灣獨立事件入獄的老人、參與過神風特攻隊的張正光……對他們做了一些作品 ...
發佈時間_ 2017\01\26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8/12/03
第二屆水田部落行為藝術節「當代表演的原民性」開放講座 ▽場次一「剝奪、重生、路徑:瓦旦塢瑪的行為藝術」 時間:11/27 Tue. 19:30 主講:瓦旦塢瑪 主持及與談:許瀞月 ▽場次二「腳譜,身體實踐與文化記憶」 時間:11/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4/11/09
由三名在斯德哥爾摩藝術學院相遇的瑞典藝術家水晶導引團體:莉娜.貝珍妲、珍妮佛.瑞恩斯佛德、露.卡琳.雷特葛蘭組成了藝術團體《水晶導引》,自2008團體就著手進行影片與錄像裝置創作。同時她們也成立了一個網路上的虛擬展示空間 — 水晶導引藝術空間。這次瑞典藝術團體《水晶導引》其中一員Jennifer Raisnford 藉著參與鳳甲美術館所舉辦的錄像雙年展 ...
發佈時間_ 2017\01\03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