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ET@T Forum] [在地聊計畫] 陳思含
[ET@T Forum] [在地聊計畫] 陳思含
資料時間_ 2015/09/14

本座談將講述陳思含近期四件作品的創作歷程,並邀請大家從行為介入、參與性創作、影像紀錄之形式、創作取材與道德間的問題以及他者在異國創作等層面上進行討論。對陳思含來說創作最終是為了解決自身的問題/疑惑,再者是為了帶來理解。朋友跟陳思含說,美洲印第安語的 I understand you和 I love you是同一句話,這對話很美,這信念很迷人。 “將創作作為溝通的途徑,理解自身與他者、他者與世界的方法,在採取任何立場之前,讓自己成為每次的實驗,過程中,解決自己的不適,不斷修正感受到的真實、態度和做法。”

※編註:本場論壇因版權因素,無影像紀錄,僅以活動圖片呈現。

延伸閱讀:
1. 陳思含,在地實驗計劃論壇,2015/09/14
2. 「在地聊計畫」系列(2015/09/14 ~)

發佈時間_ 2017\01\26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陳思含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2263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9/01/27
• 緣起 站在藝術典藏與研究的立場,如何保存「劇場表演」的現場性與複合性藝術特質,以及如何兼顧紀錄表演者肢體動作、表情變化、聲音情緒等細節?這其中,除了有賴劇場表演界對「紀錄」與「評論」的投入,自上世紀以來,我們所習慣的、以「導演剪輯」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5/12/05
1995年7月29日,這是台灣電音舞曲歷史上關鍵性的一天。DJ @llen與朋友們用卡車載運音響,在二重疏洪道舉辦了台灣第一場戶外瑞舞派對。該夜電子節奏低沈厚重宛若天啟,在馬槽、八仙、碧山巖、和平島、龍潭、馬沙溝、墾丁與埔里迴響共振,穿越20年時空來到今日。在五分之一個世紀以後,瑞舞派對與電音舞曲在台灣已然紮根,或仍是舶來品?在最後一次「數位荒原fea ...
發佈時間_ 2017\02\21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3/04
吳其育:「越來越脫窗的現實」 吳其育報告創作歷程,從最一開始創作的關注:《折射》,或者是更早的《土地廟》、《一號與狗》,經過每個不同實踐的影響,有復興漢工作室的《透抽》計畫,又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