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MNML 15] [生產(中)的藝術系列] 姚立群+區秀詒
影片長度
01:52:05
時間標籤
[MNML 15] [生產(中)的藝術系列] 姚立群+區秀詒
資料時間_ 2016/04/29
資料地點_ 在地實驗 ET@T

「生產(中)的藝術2:姚立群+區秀詒」啟發自熟悉的馬來西亞觀光局推廣的官方口號:「Malaysia Truly Asia」(馬來西亞,真正亞洲),這裡所謂的「真正亞洲」是指什麼?2016年四月數位荒原推出豪華跨國組合:牯嶺街小劇場的姚立群館長與馬來西亞藝術家區秀詒。兩人將以接力/問答/脫口秀/照片簡報方式,以真實的吉隆坡「百代照相館」為中心,沿途探勘是否可能釐清一種「真正的」亞洲面貌。這一路鋪陳的「製圖」(mapping)所涉及的關鍵詞,還包括軍警、國安相關法令、戲院街、歌手華怡保、新村等諸多歷史的後場;最後一路展開的旅程能否折返回自身?

※編按:〈百代照相館〉也是2015年牯嶺街小劇場舉行的區秀詒個展《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其中一件作品,該展由策展人郭昭蘭所策畫,也是「EX!T 6 第六屆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的唯一項目。

延伸閱讀:【數位荒原】(見面會15) 生產(中)的藝術2:姚立群+區秀詒

發佈時間_ 2017\02\21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姚立群(Yao, Lee-chun)、區秀詒(Au, Sow-yee)、論壇公開播映資料之著作人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數位荒原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2476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5/12/07
葉庫德莉的作品創作目標是帶領觀眾探索自身的記憶,再從中提出記憶和它被轉譯為現實感知之間的差異,最後如何形成為我們的意識。她1989年出生於美國加州,小時候移民到以色列,現在居住與工作於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娜娃以黑白平面的紙雕技術結合自學研究與現成物為藝術實踐方法,透過自然與人為的災 ...
發佈時間_ 2017\02\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7/07/31
美國藝術教育者艾莉.艾恩斯,將告訴我們她長期以來關注與我們共同生活在城市裡的野生植物遷徙關係。這些植物,常被統稱為雜草,經常會被忽略,大部份的時候也因為要維護景觀的因素下而移除。然而,這些城市植物鄰居其實提供許多移動和適應的故事,像是土壤恢復、傳粉吸引力,當然也包括氧氣的製造。艾恩斯 ...
發佈時間_ 2018\05\02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7/05/03
後工業社會的出現,讓過去在詩歌與藝術中的反詩傳統產生了技術轉型。在這裡我們將重新以科學哲學家Simondon跟許煜的技術物來看待九零年代數位書寫的出現。我們將配合藝術如何重新想像書寫,例如書本藝術,電腦藝術,與各種考古事件的出現,看 ...
發佈時間_ 2017\06\30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