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專訪《懸浮之迷》顧世勇
影片長度
00:06:29
時間標籤
藝術家 顧世勇專訪
專訪《懸浮之迷》顧世勇
資料時間_ 2004/04/02
資料地點_ 誠品敦南

誠品書店十五週年慶展出的由吳瑪悧策劃「閱讀迷宮」,參展作品有顧世勇的《懸浮之迷》、黃麗娟的《閱讀自然》、彭弘智的《犬儒主義》等。 顧世勇以數位圖像轉檔而成的矩陣迷宮,和指紋放大而成的迷宮,來觀視人在網際網路下身分重疊與跨越的狀態。觀眾利用滑板進入迷宮之中,一如滑鼠般遊走於網際虛擬的時空中,而黑白相間的矩陣造成的暈眩,彷彿現實生活帶來的恍惚感。

衝浪暗示了懸浮的來由。如何介入時機,搏扶搖而直上似乎才是當代人所關心的議題,正如同追求速度感的運動——衝浪、滑板、滑翔翼,造就了這價社會的懸浮,當人越是沈溺其中,越喪失面對自我主體的勇氣。這次作品清楚的指涉讓顧世勇十分焦慮,他希望創造的情境與模糊感,可能會被經驗法則抹滅,他認為作品應超越語言的箝制,脫離語言權力世界下的從屬與附庸關係。

引自:陳韻如,〈《閱讀迷宮》─走進顧世勇的〈懸浮之迷〉〉,《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2004/04/02。

延伸閱讀:〈閱讀迷宮─誠品書店十五週年慶〉,《伊通公園》

發佈時間_ 2017\09\06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顧世勇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3069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00/10/13
河左岸劇團(1985-2014)是80年代台灣小劇場運動的指標團隊,以低調內斂、充滿文學意象的劇場美學風格為名。當時的核心團員包括黎煥雄、作家陳俊志、影像工作者吳俊輝,以及康文玲、朱麗娟、孫天珍、葉智中等。2000年推出《妻夢狗》由黎煥雄編導,將駱以軍充滿魔幻性質的文字搬上舞台,上演一場劇場與文字的角力遊戲。在地實驗攝錄的這支影片為《妻夢狗》演出紀錄與 ...
發佈時間_ 2016\09\0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11/13
百樂門大戲班成立於1996年,由二十初頭的年輕人組成,團員大多從高中起就一起做戲。1998年《百樂門釣蝦場》在中正二分局小劇場藝術節開幕演出,由陸慧綿編導,劇情改編自《死亡雞肝》。《百樂門釣蝦場》將釣蝦場作為舞台場景,描述釣蝦場中百無聊賴的人們,藉由釣蝦打發時間、轉移注意力,事實上每個角色在等待。本劇藉由釣蝦投射每個角色的渴望,也使觀眾在這個寂寞釣蝦場 ...
發佈時間_ 2016\09\0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7/12
在地實驗攝錄的這支影片是1998年7月12日「98 E.M.P.電子實習演出」的活動紀錄與田中能專訪。本次活動由電解體主辦,當天演出的團體包括Dino、零與聲音解放組織、田中能與應蔚民(夾子小應)。電解體是致力於串聯電子音樂與聲響表演的一群人,曾經舉辦第一屆破爛生活節(1994)以及空中破裂節(1995)。「98 E.M.P.電子實習演出」結合了台日兩 ...
發佈時間_ 2016\09\30
1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