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徐文瑞專訪網路運動家​Geert Lovink
影片長度
00:21:25
時間標籤
徐文瑞
Geert Lovink
徐文瑞專訪網路運動家​Geert Lovink
資料時間_ 1999/11/30-12/08
資料地點_ 在地實驗

震動電子報工作室(Aftershock)邀請歐洲網路運動者Geert Lovink,於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8日之間來台訪問,實地瞭解地震災區重建的工作,透過座談會、工作營和演講方式,與重建團隊溝通,提供他在歐洲的社運經驗,並以本地網路運動者李士傑所推動的《家園重建‧網路計劃》作為實例,探討如何善用高科技媒體,來強化災區的重建和社運的力量。引自:《震動電子報工作室‧Aftershock 》。

延伸閱讀:

1. 專訪網路藝術家鄭淑麗(1999/02/12)。

2. 社群媒體的社會性(What is the social in social media),Geert Lovink,2017。(出處: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2017.6月號專題:社群媒體時代的設計-國外論述)

3. 追求一個中國技術哲學:洛文克訪談許煜(For a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in China: Geert Lovink interviews Yuk Hui),Geert Lovink、許煜,2017。(出處: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

發佈時間_ 2017\09\05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Geert Lovink、徐文瑞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3079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4/12/22
Elia Nurvista 有幾件關於食物的作品。她對食物的興趣是,作為烹煮及品嚐的結果所引起的議題。這些議題有時和政治和歷史相關,有時只是關於我們所愛的人的記憶。在其駐村計畫中,台灣飲食史是其感興趣的主題,是以希望追溯源頭。她將台灣視為獨立性文化實體,但總與中國歷史有所關連。她關注近代歷史中的飲食文化,毛澤東推動文革時,拒斥傳統宴席,而那些保有傳統飲 ...
發佈時間_ 2017\01\03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5/03/08
“Science works! Bitch.”(科學是真的有用啦,不要機機歪歪咧!),是科學家在面對質疑時心中最常出現的O.S。人們都理解,科學是個不斷在進步中推翻自己的系統,基於某種客觀時跟耗時過程,科學家透過各種不同變因的方法去實驗材料與人無法完全決定的可能結果。今日,科學方法成為當代藝術領域的新材料,儘管在文藝復興時代科學與藝術被認為是不分家的, ...
發佈時間_ 2017\01\2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5/07/19
16世紀中葉出現的Codex Mendoza是一張描繪阿茲提克人生活的城市地圖。這張地圖反映出阿茲提克人的空間觀念和現在的我們不同,地圖中心大大的X代表的是兩條貫穿城市的運河,旁邊的圖騰訊息也顯示該宗教特有的禮儀與觀念。這次講座將談到地圖當中的「圖示」,也介紹當代藝術家如何將現成物轉化為承 ...
發佈時間_ 2017\01\24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