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在地新聞1998.04.25
影片長度
00:08:09
時間標籤
在地新聞1998.04.25
資料時間_ 1998/04/25
資料地點_ 耕莘實驗劇場

紅綾金粉劇藝工坊的劇作《都是娘娘腔惹的禍》顛覆性別想像,描述一群喜歡芭比娃娃、泰迪熊和華麗衣裳的妖嬌男子,老是被當成妖怪,不管他們的性傾向為何,都不被旁人接受,然而他們頑強地堅守美艷的人身自由,相信認同自己才是真正的美麗。編導吳大綱設計芭比這個角色,試圖以一個具象的人物表達人內心幽微的角落。芭比或許是女人理想中的形象:苗條、高挑、金髮、美麗,儘管大部分女人根本不是這樣,卻必須在這樣預設下找到自我認同。而劇中的芭比,代表的則是男生娘娘腔的自我,他堅持著與生俱來的外表與內在,認真而誠懇的活下去,世人界定的美與醜、正常與怪異都不能影響他。
紅綾金粉劇藝工坊藉由扮裝向觀眾提出疑問:如果某些特質在社會上總是不被肯定,而另一種特質才是好的、正確的,那麼每個人都將在單一的模式中窒息。扮裝在紅綾金粉的戲中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以顛覆大部分人對性別劃分的刻板印象。正如劇中的女生所說,真正的性感來源於對自己的自信,而非符合了什麼模式。

引自:
〈紅綾金粉〉,《在地實驗網路電視》,1998/04/25。

發佈時間_ 2017\09\04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紅綾金粉劇藝工坊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3132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7/03/07-03/09
「耕莘實驗劇團」於1976年11月22日成立,全名為「耕莘影劇欣賞研究社暨實驗劇團」。由周渝(現紫藤廬主人)在耕莘文教院的耶穌會神父李安德支持下創立,其後衍生出「蘭陵劇坊」。由於耕莘文教院從六零年代之初開始為臺北的知識青年引進西方文藝產品,如電影、繪畫、音樂會、寫作班等等。因此「耕莘實驗劇團」成立之初除了是一個實驗劇團,也還是一個影劇欣賞社團。在〈試探 ...
發佈時間_ 2016\10\2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8/22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4/02/20
...
發佈時間_ 2017\09\06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