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Fabien Lerat《外套》
影片長度
00:22:58
時間標籤
《外套》展場紀錄
訪藝術家Fabien Lerat
訪策展人張元茜
訪藝術家Fabien Lerat
Fabien Lerat《外套》
資料時間_ 1998/10/03
資料地點_ 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

強調觀眾的參與的法國藝術家Fabien將外套變成十人合穿的衣服,有如一場集體遊戲,身體測探並碰撞出共同的規則,覆蓋成一種人與人間的關係。
當《外套》垂掛在鐵鉤上時,看起來像長了十隻手的軟布窗簾。對Fabien而言,衣服是一種建築的概念,《外套》就是一個因互動而存在的建築,人們在建築物中相遇,然後透過身體的接觸去溝通。這件《外套》在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參與對象甚至不同的參與人數,皆會穿出不同的效果,原本十個人穿的外套,當第十一個人加入時,整個空間與人的關係又改變了,第十一個人也許成為掌握群體的存在。
正如Fabien所說,沒有觀眾的參與,他的作品就不算完整,觀眾的加入對於他是一種驗證,也是作品意義的實踐。邀請他到台灣的藝評人張元茜也談到,Fabien對身體的概念是很純粹而簡單的,如果這件作品是一個可供身體進駐的建築 ,袖子的出口就是區隔人與人的迴廊空間。

引自:鄭美雅,〈《外套》 ─ 建築身體的語言〉,《在地實驗網路電視》,1998/10/03。

延伸閱讀:《Fabien Lerat》。

發佈時間_ 2017\09\05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Fabien Lerat、張元茜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3207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9/04/11
「零與聲」成員林其蔚將聲響實驗結合身體行為,探索感官與意識的極限,嘗試開發新的知覺模式;作家吳菀菱擅長在散文中詮釋宗教義理,以小說敘述六道輪迴裡人性的部分。兩人都曾是輔大貓劇團成員,也時常在甜蜜蜜活動,卻從未正式合作。這場由在地實驗獨家記錄、於差事藝文中心展開的《空與慢》試演,是兩人的首度共演。演出中,林其蔚的行動持續流動而不明確,吳菀菱對於「書寫」卻 ...
發佈時間_ 2016\11\2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9/03
龜山工廠原本是一個倉庫,前甜蜜蜜的老闆吳中煒將它租下來,蓋了一座工廠。成員除了工頭兼畫家的吳中煒,還有製作佛像的涂嘉原,以及怒罵沼澤成員、瑞士行動藝術家Rudolf等人,一群人過著簡單的生活,要什麼山裡都有,沒事時,就到樹林裡烤肉、摘野菜。這裡生產的東西相當豐富,畫作、雕塑只是其中一小部份,還有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8/07
濁水溪公社(1998-)是台灣1990年代的前衛搖滾樂團,創作直指社會議題,反映底層群眾心聲,以直率的歌詞與激烈的表演為名。濁水溪公社原由一群台大學生成立,他們積極推廣讀書會與政治運動,因此受到校方關注。當時的表演以視覺暴動為原則,刺激保守的校園環境。「那時都在搞社運,沒在念書。說我們是樂團,其實更像『犯罪集團』。」團員蔡海恩說。 在地實驗 ...
發佈時間_ 2016\09\30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