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在地新聞 1998.05.27
影片長度
00:20:36
時間標籤
「放風藝術節」
「沒錢放風」
「非常林奕華系列:報導二」
在地新聞 1998.05.27
資料時間_ 1998/05/29
資料地點_ 在地實驗

「放風藝術節」

小劇場聯盟主辦、配合中正二分局小劇場開幕活動的第一屆「放風藝術節」,公開在台北徵件,讓參加的劇團自由發揮。除了針對「放風」這個主題探討空間與身分認同,主辦單位還設計了遊戲規則:一張沙發一台電視,由李幼新、紀蔚然、戴君芳選出七件演出作品。
5月27號登場的《自話》,由臨界點劇象錄的林文尹編導、溫吉興單獨出演,試圖表達人的耽溺與瘋狂。《寂寞的十九歲》則是是百樂門劇團帶來的作品,主要是由一對男女的對白和囈語來呈現十九歲的徬徨、無知、與苦悶。
這次放風藝術節的工作人員劉維真說,辦活動不是為了爭取所謂的發言管道,只是想要讓小劇場有更多表演機會。

引自:
〈放風藝術節〉,《在地實驗網路電視》,1998/05/27。

 

由小劇場聯盟主辦的第一屆放風藝術節,在演出前面臨一個極大的危機,就是沒錢放風。主辦單位原本是是以老建築再生的名義向國家文藝基金會申請經費,而後因故改到差事劇場舉辦,國藝會認為失去原先補助的意義,決議收回補助,使得小劇場聯盟失去所有經費來源。
錢雖然沒有了,放風還是要繼續辦。藝術節的宣傳品上印著再造劇場風暴的標語,顯然依賴激情的政治社會運動無法繼續吸引群眾,這群劇場工作者試圖創造一個自我再生產的機制,發展新的可能。陳梅毛說,就像美國的辣媽媽,它不是一個劇團,也不屬於哪一家哪一派的美學風格,它代表的是一個讓創作者有機會發聲的空間,而台北小劇場聯盟的目標也是同樣的。

引自:
〈沒錢放風〉,《在地實驗網路電視》,1998/05/27。

 

「非常林奕華系列:報導二」

林奕華的工作坊「愛的教育二」持續在台北劇場界捲起風暴,挑戰大家對性與情色的看法。
「愛的教育二」工作坊分成幾個階段,第一部份是林奕華帶著學員觀賞他過去的作品;第二部分是林奕華問學員答,談A片、談身體,並且在互動中激盪出即興的演出;最後一部分則是進行團體遊戲與排戲。

引自:
〈非常林奕華 系列報導二〉,《在地實驗網路電視》,1998/05/27。

發佈時間_ 2017\09\04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放風藝術節、小劇場聯盟、林奕華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3260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7/02/15-1997/02/23
在台灣小劇場界享負盛名的「臨界點劇象錄」成立於1988年,是1987年台灣解嚴後所湧現的前衛劇團之一,在核心人物田啟元和詹慧玲的帶領下,臨界點劇象錄劇團的戲劇創作,主要都以關懷臺灣本土威權政治所型塑,存在許多規範禁忌的社會生活為主。本部作品整部戲只有兩名演員。基本上是田啟元特別專門為演員溫吉興量身打造具有其濃厚自述性的獨角戲劇本。故事劇情為男子失戀後的 ...
發佈時間_ 2016\09\21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88/11/01
剪報標題:專訪「毛屍」編導,演活同性戀、反對分子 作者:許佑生 ...
發佈時間_ 2020\12\03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8/12
...
發佈時間_ 2017\09\06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