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剪報] 立院遷建華山車站,藝文界反對
[剪報] 立院遷建華山車站,藝文界反對
資料時間_ 1997/6/3

在發展局長張景森及華山車站附近里長的反對聲浪下,昨天又有魏雪娥、吳正雄、湯皇珍等三名藝文界人士連名上書發展局局長張景森,表達反對立法院遷至華山車站的立場。目前從事視覺藝術工作的吳正雄表示,華山車站為日據時代的舊庫房,除了屋頂會漏水之外,其他建築物的結構都保持得很好,實為理想的藝文活動展演空間。

節錄自:何旻燁,〈立院遷建華山車站,藝文界反對〉,《民眾日報》,1997/06/03。

發佈時間_ 2017\12\19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何旻燁、民眾日報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3899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7/9/6
政府之文化責任與應有的行動,從未釐清界定。何種文化事務是政府應管的,何種是不必干預的,應管的又該管到甚麼程度,這些層面從未被政府納入考量。就行政體系而已,文化事務分散於內政部、教育部、外交部、經濟部、陸委會與文建會……等部會,各部會間缺乏文化共識,文化事務相互推諉,使文化建設無法全面推動,不論文 ...
發佈時間_ 2017\12\19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7/8/01
前身為「台北酒廠」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自1987年便開始閒置,期間更曾被立法院選為新址用地,打算將整處夷為平地來興建全新立院大樓,但卻因引起保留古蹟建物的爭議而又遭擱置沉寂多年。直至1997年6月藝術家湯皇珍、魏雪娥等人發現廢棄的台北酒廠很適合當作多元藝文展演空間,並為此成立「華 ...
發佈時間_ 2017\12\19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1/12/16
序章:有一隻蟬在黑洞裡叫著,有時候耳朵邊突然聽到一陣蟬叫的聲音,我知道它又出現了! 第一幕:因為我們在一片黑暗中,記憶也好像成為一片漆黑! 第二幕:父親所思念的那個殖民年代,卻是我完全陌生的一段歷史,既沒有熟悉感,也不覺得應該嫌惡什麼? 第三幕:有沒有看到我們老婆阿紅? ...
發佈時間_ 2019\09\05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