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第二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聲音藝術類」〈響川海〉
影片長度
00:02:22
時間標籤
第二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聲音藝術類」〈響川海〉
資料時間_ 2007/11/23-2007/12/02
資料地點_ 西門紅樓劇場

2007年第二屆台北數位數位藝術節「玩開」,由在地實驗策劃。

數位技術與概念對於藝術創作而言,既可以說是一種形式上的創新,也可以說是一種內容上的進化。作品也能擁有更多樣化的發展潛力。但我們更關心的是數位概念為藝術創作所開拓的新境,即內容上的進化才是數位藝術真實的生機,否則較之於數位化的全世界,所謂的數位藝術到底有何值得自詡不凡的成分? 開放的心態是數位時代的必然結論,我們也已經非常習慣於隨著數位工具與網路的普遍應用,來自世界各角落的創意不斷熱情上演,彼此交換信息。創意的成果已經不限於在美術館的主題展覽中才得以分享,而是藉由鍵盤滑鼠的操作在螢幕上具體呈現,並藉由多樣性的媒體重覆傳遞其內容,擴張其影響力。不但觀眾與創作者的距離驟然接近,其彼此之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觀眾隨時都可能變身成為另一位新的創作者,如此自由創作與分享的情況,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流趨勢。 開放的心態,既是數位時代的必然結論,當然也是台北數位藝術節活動的前提。數位藝術作品大多不用先自備背景知識即可親近與欣賞,不會與觀眾產生隔閡,是最貼近大眾的藝術形式。並且,藉由豐富多樣的展演活動讓民眾能有機會參與,充分利用數位藝術的互動特性、平易詼諧的表現手法,最能貫徹藝術生活化、娛樂化的理想。節慶式的活動強調此一特性,以開放的態度提供參與者最多的互動機制,同時也是創意分享的最佳管道。

本影片為「玩開」聲音藝術組的參賽作品〈響川海〉。〈響川海〉紀錄了收音機廣播在電器周圍受到電磁波干擾產生的雜音,並使用兩座喇叭塑造聲音的空間性。

摘自:「得獎名單」,《2007台北數位藝術節「玩開」網站》。

延伸閱讀:《2007台北數位藝術節「玩開」網站》。

發佈時間_ 2017\12\12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姚仲涵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4520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7/01/23
什麼是音樂?音樂的要素是什麼?我們又如何去解構音樂?編曲上怎麼去思考?從音高到音色,從旋律到和聲,數位音樂編曲課程的第一堂課「解構音樂」,增強音樂聽覺學習的萬用秘笈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 1. ...
發佈時間_ 2017\02\0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7/11/19
在一般遊戲製作過程中作曲家是如何幫遊戲設計音樂? 除了音樂,UI 、Ambient 、sound effects又是如何製作?做遊戲的音效設計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作曲家在面對遊戲音樂是如何思考?第三講「動畫之聲」將分成四個部分去討論: 1. 聲音感知基礎建立 ...
發佈時間_ 2018\05\02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1/11/11-2011/11/20
2011年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越域」,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數位時代的「域」就像是一個充斥著錯綜複雜的網絡線空間,看不見線的方向、長度和維度,難以掌握線的構成和移動方位,多個端點的無限連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