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第三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聲音藝術類」首獎〈瓶‧聲響〉
影片長度
00:08:17
時間標籤
第三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聲音藝術類」首獎〈瓶‧聲響〉
資料時間_ 2008/09/12 - 2008/11/09
資料地點_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08年第三屆台北數位數位藝術節「超介面」,由在地實驗策劃。

數位時代裡各種介面的作用,是將機械化的電流轉譯成彼此相通的訊息,透過人機之間的輸入與輸出、遠端的連線,延伸成為一個資訊的網絡。介面之間的連結永遠是超越單一介面的網路的建構,即介面的功能原本就包含超越本身與向外擴張的隱喻。沒有一個介面是以獨立存在而被設計製造出來的,所有的介面都是一個整體系統架構下的通道,除了完成自身的特殊任務之外,也將同步傳遞訊息給其他介面,包括終端的顯示介面也是透過人的作用以複雜的方式回饋給系統,而這就是超介面的基本概念。

就人文活動而言,超介面也可視為超越與詮釋的介面。透過介面,人機之間的交互運作讓我們變身為智慧型態的精密機械,電子眼取代視網膜的功能,在網路空間裡,世界成為肌膚及神經末梢的延伸,世界已經透過身體的新經驗而具體實現,而當下的知覺已經自明,無需等待頓悟或再現。而時空觀念與認知是相對的,亦即文化建構的結論。當代的時空觀念與認知,由於數位工具與新介面融合著身體感知經驗的迅速發展,已經進入時間重疊與空間扁平同步、多元的數位時代。數位藝術作品作為回應時代的產物,必然也會表現出這種超越時空狀態的趨勢。

本影片為「超介面」聲音藝術類的首獎作品〈瓶‧聲響〉。〈瓶‧聲響〉為作者王仲堃的「百聲計畫」延伸作品,在此之前同為系列一的作品〈聲瓶〉使用自製樂器作為現場演出的裝置,而「瓶.聲響」則是採集這自製樂器的聲音,重新組合拼貼,基於瓶子的物理聲響,加以機械結構的介入,將種種細微的聲響放大,有別於現場演出的即興。

摘自:「得獎名單」,《2008台北數位藝術節「超介面」》。

延伸閱讀:2008台北數位藝術節「超介面」。

發佈時間_ 2017\12\13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王仲堃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4546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1/11/11-2011/11/20
2011年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越域」,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數位時代的「域」就像是一個充斥著錯綜複雜的網絡線空間,看不見線的方向、長度和維度,難以掌握線的構成和移動方位,多個端點的無限連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9/11/06-2009/11/15
2009年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光怪」,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如果把「光」做為對當代科技與造物力量的一種隱喻,那麼今日人類扮演的新造物者角色所創造的一切最新科技,將也同時存在著現實與神話的 ...
發佈時間_ 2017\12\1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4/05/24
在這個數位媒體不斷演進,人們可以用Google遊逛美術館、到電影院觀賞專家導覽的展覽現場,或於美術館網站以關鍵字搜尋關於典藏品的詳盡介紹,種種可能都讓人思考傳統博物館展示的侷限,以及打破這些侷限的可能。此系列演講希望能以本人旅居英國期間觀察到的實際例子,提出思考數位時代的美術館與策展 ...
發佈時間_ 2016\12\27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