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第七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入圍〈開關〉
影片長度
00:03:29
時間標籤
第七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入圍〈開關〉
資料時間_ 2012/11/16-2012/11/25
資料地點_ 松山文創園區

2012年第七屆台北數位藝術節「第二自然」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第二自然」(Artificial Nature)所談論的不是虛擬媒體科技世界的現實意義,它是自然,卻不是人們所想像的自然;它是人工產物,卻不再單單只是人工製品。其初始概念源自於對「後人類景況」(posthuman condition)中,人類、環境與其他物種(無論是有機體或無機體)在各種媒體科技急速發展下已然模糊的界線,甚至混雜成一種新(後)人類的想像,並進而伸延出對「自然與人工」以及「環境與生態」的思考。

有論者認為,當代科技媒體世代中的物質文明(包含電視、錄影機、電玩、動畫或是虛擬實境)某種程度而言都將人類帶領至一個去物質的非自然(人工)世界,任何的世界圖象都將成為可能,並超越了自然與非自然的二元對立。本屆台北數位藝術節提出「第二自然」作為命題,宣稱人們應將數位媒體科技所創造的自然視為生活世界的一環,或是真實世界的延伸,並跳脫自然與非自然間的二元對立。

本影片為2012台北數位藝術節「第二自然」-「台北數位藝術獎」入圍作品,卓桀緯〈開關〉。作品從自身經驗中找尋符號與意義,轉化成影像以格放出一般人習以為常的文字、數字、話語、情緒、臉部與身體動作等,企圖突顯當代數位時代下科技文明所帶來的焦慮狀態。因此本作品將建立一個操作介面來讓觀眾控制與改變影像,將整個互動過程賦予一個全新的意義,隨著觀眾在互動介面的上下撥動,而隨機開啟或關閉影像視窗,創造出上百種畫面(因可同時撥動開關互動介面),企圖讓觀眾感受到這種控制與被控制的過程,進而思考自主意識的存在。

摘自:「得獎名單」,《2012台北數位藝術節「第二自然」網站》。

發佈時間_ 2017\12\18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卓桀緯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卓桀緯、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5176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5/11/13-2015/11/22
2015年第十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創世紀」,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虛擬世界中無限交織的關係網,在倍速成長的社群平台和資源分享網站之中,顯得更加錯綜複雜。個體的身分(identity)幻化成代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6/11/10-2006/11/19
2006年第一屆台北數位數位藝術節「靈光乍現」,由在地實驗策畫。 「靈光乍現--雖遠猶近,雖近猶遠」(Aura Spurt: Remoteness Nearby)是平易而愉快地貫徹數位藝術本身的分享與娛樂性格。 數位藝術因其 ...
發佈時間_ 2017\11\3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6/11/11-2016/11/20
2016年第十一屆台北數位藝術節「硬主體」,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當科技的整體發展已構成多元且有機的耦合體系,體系內部充盈著不確定性與多重的想像空間,或許可以說這個「有機的不確定性」即是人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