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互動裝置組」佳作〈光林〉
影片長度
00:02:56
時間標籤
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互動裝置組」佳作〈光林〉
資料時間_ 2011/11/11-2011/11/20
資料地點_ 松山文創園區

2011年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越域」,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數位時代的「域」就像是一個充斥著錯綜複雜的網絡線空間,看不見線的方向、長度和維度,難以掌握線的構成和移動方位,多個端點的無限連結交疊出的「事件」,無法預料或依循事件發生的秩序和規則,它已經打破了傳統的結構再進行重組新秩序。

而「越域」意旨一種「翻攪、改變、重新組合、創造新物」的運動過程。 「域」假使以「空間」概念進行描繪或譬喻之,就如同是相鄰的空間構成,這裡所指的相鄰的空間絕非是以平面的狀態存在,而似植物的根莖(塊根)分布的概念,是一種三維分佈並涵蓋時間的相鄰位置,每一空間之間有著無限可能的連接方式(單點與無限多點的連結),無方向性的連結方式像似佈滿線的空間無法辨別開端與結束;這樣的開放系統建立在交互作用上,非線性及非因果關係,而是創造出複雜的、不斷變動的多樣性。

本影片為2011台北數位藝術節「越域」-台北數位藝術獎 「互動裝置組」佳作作品。羅禾淋、陳依純的作品〈光林〉是光的人造生物,也是植物般的森林,擁有一種人造自定規律下的循環系統。平常時處於半休眠的狀態,卻因人的觸碰而甦醒並發光與舞動著,在舞動的過程裡,人的身體也因此改變著與光林的接觸,讓人的身體與光一起跳舞。在人的介入之後,每一根光林會記錄著與人接觸的資訊,並隨著這資訊的累加與不同,影響半休眠狀態的呼吸方式與甦醒狀態的運動模式,達成一種自我學習的生長循環。

摘自:「得獎名單」,《2011台北數位藝術節「越域」網站》。

發佈時間_ 2017\12\18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羅禾淋、陳依純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羅禾淋、陳依純、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5302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3/11/15-2013/11/24
2013年第八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超神經」,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超神經」(Data-Neurons)的概念結合了當代全球網絡社會中兩個重要的核心議題——「巨量資料」(Big Data)與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9/11/06-2009/11/15
2009年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光怪」,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如果把「光」做為對當代科技與造物力量的一種隱喻,那麼今日人類扮演的新造物者角色所創造的一切最新科技,將也同時存在著現實與神話的 ...
發佈時間_ 2017\12\1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5/11/13-2015/11/22
2015年第十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創世紀」,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虛擬世界中無限交織的關係網,在倍速成長的社群平台和資源分享網站之中,顯得更加錯綜複雜。個體的身分(identity)幻化成代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