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動態影像組」首獎〈秘密平面計畫—浩瀚漂浮〉
影片長度
00:05:33
時間標籤
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動態影像組」首獎〈秘密平面計畫—浩瀚漂浮〉
資料時間_ 2011/11/11-2011/11/20
資料地點_ 松山文創園區

2011年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越域」,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數位時代的「域」就像是一個充斥著錯綜複雜的網絡線空間,看不見線的方向、長度和維度,難以掌握線的構成和移動方位,多個端點的無限連結交疊出的「事件」,無法預料或依循事件發生的秩序和規則,它已經打破了傳統的結構再進行重組新秩序。

而「越域」意旨一種「翻攪、改變、重新組合、創造新物」的運動過程。 「域」假使以「空間」概念進行描繪或譬喻之,就如同是相鄰的空間構成,這裡所指的相鄰的空間絕非是以平面的狀態存在,而似植物的根莖(塊根)分布的概念,是一種三維分佈並涵蓋時間的相鄰位置,每一空間之間有著無限可能的連接方式(單點與無限多點的連結),無方向性的連結方式像似佈滿線的空間無法辨別開端與結束;這樣的開放系統建立在交互作用上,非線性及非因果關係,而是創造出複雜的、不斷變動的多樣性。

本影片為2011台北數位藝術節「越域」-台北數位藝術獎 「動態影像組」首獎作品。蒲帥成的作品〈秘密平面計畫〉結構於一個清澈的平面、若有似無的室內的私空間、白色的荒原、黑水盤據的湖泊、以及一棵樹與一位主角。北歐神話中那一棵連結天地的傳奇地獄巨樹,圓滿軸心的樹木屬白臘樹,高達天際;其下由三根粗壯的樹根支撐,分別深入不同的世界,把宇宙天地包含在其自身當中。影片當中的樹生長於白色平面之上,穿破空間,根莖延伸在不可見的異空間,串起那影片的外邊結構。 作者希望營造出一種奇異的空間感,沒有明顯方向感,但視覺上模糊卻有內外之分,牆內、室外、皮膚內外等等多種空間且不互相分割。

摘自:「得獎名單」,《2011台北數位藝術節「越域」網站》。

發佈時間_ 2017\12\18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蒲帥成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蒲帥成、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5336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3/11/15-2013/11/24
2013年第八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超神經」,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超神經」(Data-Neurons)的概念結合了當代全球網絡社會中兩個重要的核心議題——「巨量資料」(Big Data)與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9/11/06-2009/11/15
2009年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光怪」,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如果把「光」做為對當代科技與造物力量的一種隱喻,那麼今日人類扮演的新造物者角色所創造的一切最新科技,將也同時存在著現實與神話的 ...
發佈時間_ 2017\12\1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8/09/12 - 2008/11/09
2008年第三屆台北數位數位藝術節「超介面」,由在地實驗策劃。 數位時代裡各種介面的作用,是將機械化的電流轉譯成彼此相通的訊息,透過人機之間的輸入與輸出、遠端的連線,延伸成為一個資訊的網絡。介面之間的連結永遠是超越單一介面的 ...
發佈時間_ 2017\12\13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