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 「聲音藝術類」〈耳.融〉
影片長度
00:06:04
時間標籤
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 「聲音藝術類」〈耳.融〉
資料時間_ 2010/11/26-2010/12/05
資料地點_ 剝皮寮歷史街區、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2010年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串」,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Cluster運算概念可從機械與機械之間延伸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就在一個底限的資源或範圍內,以過去累積的經驗和日益擴增的藝術各領域展演形式建構一個小型的社會型態。在全球資訊溢出的狀態,過去的時間和空間結構被改變,時空的被壓縮使得日常生活的步調加快了,無論在異地或足不出戶的數位工作者,皆可透過網絡空間與外界共同完成一件事,既有效率又可節省時間,此合作關係凸顯現代人既疏離又處於虛擬社群之中的距離關係。

2010年台北數位藝術節將「Cluster串」作為整體活動名稱,意旨Cluster的成效需依照各個單位以及區域資源重新配置,如果數位藝術節能夠在每一主軸取得相當的平衡,便像一模組不斷擴大系統規模,相互在數位藝術本質上灌入能量或新思維而不容易產生滯留不前的窘境。

本影片為2010台北數位藝術節「串」-台北數位藝術獎 「聲音藝術類」參展作品。陳明穎〈耳‧融〉將生活周遭常見之噪音記錄下來,這些聲音包含有風扇、口哨、鍋子、椅子、風聲、水聲、電視聲等,將具有強烈象徵意義的日常聲響透過數位科技的轉換、組合,成為一種無限想像空間的畫面,將原有固定的形體融解至一個人耳幾乎不可辨識的境界,成為具有抽象藝術層次的趣味聲響作品。

摘自:「得獎名單」,《2010台北數位藝術節「串」網站》。

發佈時間_ 2017\12\18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陳明穎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陳明穎、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5450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08/09/12 - 2008/11/09
2008年第三屆台北數位數位藝術節「超介面」,由在地實驗策劃。 數位時代裡各種介面的作用,是將機械化的電流轉譯成彼此相通的訊息,透過人機之間的輸入與輸出、遠端的連線,延伸成為一個資訊的網絡。介面之間的連結永遠是超越單一介面的 ...
發佈時間_ 2017\12\13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0/11/26-2010/12/05
2010年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串」,由在地實驗策畫。 Cluster運算概念可從機械與機械之間延伸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就在一個底限的資源或範圍內,以過去累積的經驗和日益擴增的藝術各領域展演形式建構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06/23
在地實驗於1996-1997年間舉辦「人文論談」,期間邀請各類文化團體、藝術家主持與演出,冀望以論壇活動的方式激盪思考,讓各種聲音碰撞、摩擦,在交流的過程中尋求問題的出口,並提出未來可能的議題。這支影片是1996年無聊男子團結組織在人文論壇的現場表演與座談,演出曲目包含《千年末》與《AM 8:44》。無聊男子團結組織由楊友仁、林建安、楊偉誠組成,在這場 ...
發佈時間_ 2016\09\30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