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互動裝置類」〈曙光〉
影片長度
00:08:18
時間標籤
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互動裝置類」〈曙光〉
資料時間_ 2009/11/06-2009/11/15
資料地點_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09年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光怪」,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如果把「光」做為對當代科技與造物力量的一種隱喻,那麼今日人類扮演的新造物者角色所創造的一切最新科技,將也同時存在著現實與神話的雙重性。舉凡基因工程、複製技術、宇宙探險等,特別是傳控空間(cyberspace)裡的網際網路,標示了當前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應用,不分時地的巨量資訊挪移與所有可能的客製服務,科技正像天網般的呈現在多度空間裡,它驗證了如光一樣的具有神奇的造物性。

「光怪」(Funky Light)既是一種戲謔且無具體形象的霓紅閃動,更是以光作為科技極端發達的隱喻,並對今日科學文明本質採取再探討的手段。怪獸並不真的存在,存在的是現實造物者與其背後的虛像,還有如何思考與再詮釋現實的問題。

本影片為2009台北數位藝術節「光怪」-台北數位藝術獎「互動裝置類」參展作品。郭奕臣的作品〈曙光〉以1天24小時為單位,錄製24小時內不同時間空間內所發出的聲音,再將每個整點時間為單位,將24小時內錄製到的聲音,分別儲存在24個單體喇叭裝置內,目前已錄製到約1000首來自不同時空不同國家的聲音素材。每一組單體喇叭代表每個整點時間內所錄製到的聲音,藉由展場上方的聚光燈將光源投射於展場中央的鏡面動力裝置,藉由鏡面的折射光反射到圓形展場牆面上的24組單體喇叭。每組單體喇叭都配置一組光敏電阻裝置,當光折射到每個不同的整點喇叭上方,即開始播放同時段不同空間環境下所錄製到的聲音。

摘自:「得獎名單」,《2009台北數位藝術節「光怪」網站》。

發佈時間_ 2017\12\14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郭奕臣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郭奕臣、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5955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0/11/26-2010/12/05
2010年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串」,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Cluster運算概念可從機械與機械之間延伸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就在一個底限的資源或範圍內,以過去累積的經驗和日益擴增的藝術各領域展演形式建構一個小型的社會型態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9/11/06-2009/11/15
2009年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光怪」,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如果把「光」做為對當代科技與造物力量的一種隱喻,那麼今日人類扮演的新造物者角色所創造的一切最新科技,將也同時存在著現實與神話的 ...
發佈時間_ 2017\12\1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9/11/06-2009/11/15
2009年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光怪」,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如果把「光」做為對當代科技與造物力量的一種隱喻,那麼今日人類扮演的新造物者角色所創造的一切最新科技,將也同時存在著現實與神話的 ...
發佈時間_ 2017\12\14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