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ET@T Forum] 「旗艦毫宅」映後講座——螢幕前與後、創作者與黃埔的故事
影片長度
1:53:51
時間標籤
[ET@T Forum] 「旗艦毫宅」映後講座——螢幕前與後、創作者與黃埔的故事
資料時間_ 2018/01/14
資料地點_ 在地實驗

《旗艦毫宅》為一部虛擬新建案的廣告片,故事背景設定在2027年的高雄鳳山黃埔新村,由六位表演者交錯演出建築師、身體訓練師、生物學家、三位承租者角色。從《旗艦毫宅》建案地點黃埔新村的歷史背景導入:從建村、廢村到「以住代護」的文化政策,以及後續虛擬的外資投資劇情。接著由三位專家分別為建築師、身體訓練師、生物學家在片中闡述他們各自的設計理念和哲學思想;他們透過各自的專業,引用或是仿照動植物的生存方式,替旗艦毫宅設計出獨一無二的完美舒適住宅。

創作者希望藉著《旗艦毫宅》裡的圖像、身體視覺風格,透過俱有不尋常的彈性、蜷曲和折疊的身體語彙,去表達出人與動植物面對生存空間壓縮時,身體的主動對抗和被動消融,兩種向性間不時互相制肘的掙扎;並透過詼諧嘲諷的敘事方式,反應現實的無奈感。

組織營運贊助: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延伸閱讀:
1. 「旗艦毫宅」映後講座——螢幕前與後、創作者與黃埔的故事,在地實驗計劃論壇,2018/01/14
2.「藝術與社會運動」系列(2017/03/29~)

發佈時間_ 2018\05\03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侯秀穎、何凌宇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6721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4/06/28
攝影曾經被批評為仿效自然,仿效繪畫,曾經只被視為某種技術,而非某種藝術。僅管透過攝影者不斷的努力,攝影似乎在藝術場域之內開始獲得某種正當性,開始被認為是一種藝術,但是當攝影愈來愈大眾化、愈來愈被大量使用和複製之後,攝影的藝術性仍然一直遭受到挑戰和貶低。攝影如果是藝術的話,是如何成為藝 ...
發佈時間_ 2017\01\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06/29
在地實驗於1996-1997年間舉辦「人文論談」,期間邀請各類文化團體、藝術家主持與演出,冀望以論壇活動的方式激盪思考,讓各種聲音碰撞、摩擦,在交流的過程中尋求問題的出口,並提出未來可能的議題。這支影片是1996年史辰蘭、許嘉寶、楊友仁在人文論壇的現場表演與座談。這場演出結合了人聲、電子合成樂 ...
發佈時間_ 2016\09\30
2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6/03/21
林子桓做錄像跟裝置,打工為生。媒材不打算拘但現在只有錄像跟裝置。處理議題關於藝術是什麼,藝術的角色,藝術的方式。處理本質與尋找狀態呈現兩件事的韻。旅居紐約,明年北美館舉辦個展尋找欲望的各種狀態;陳以軒大部分時間都在拍照,有時候也拍紀錄片。媒材形式橫跨平面攝影、創作書、錄像、影像裝置、以及行為演出。 ...
發佈時間_ 2017\01\11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