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鏡像與鏡框舞台: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
影片長度
01:07:12
時間標籤
【表演與身體】鏡像與鏡框舞台: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1
【表演與身體】鏡像與鏡框舞台: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2
【表演與身體】鏡像與鏡框舞台: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3
【表演與身體】鏡像與鏡框舞台: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4
【表演與身體】鏡像與鏡框舞台: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
資料時間_ 2004/12/09-12/12
資料地點_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故事大綱】民國88年6月19日,一場夾雜著社會問題、人性與暴力的姦殺命案。莊嚴冷肅的軍史館,是國家的故居,亦是國民的前世。於館內擔任保衛工作的軍人,何以在短時間內殺人、姦屍?是怎樣一股邪惡力量驅使的衝動?!
國史應該怎樣被敘述出來呢?讓它像電影裡的暴力畫面嗎?把殺人、殘虐、肢解都理想化了;還是像神話中的罪惡預言?誰控制了記憶,就控制了過去。國家認為:「過去的事件沒有客觀的存在,只存留於書面記錄與人的記憶之中⋯⋯控制過去的最重要關鍵就是記憶訓練。」(George Orwell,《一九八四》)從國史到國族是一個敘事的過程,而誰是這個「說故事的人」?國史毫無例外地是為了國家而建構的神話,它既誇耀殺人、殘虐、肢解的神聖性,而確保這些書面記錄服務現有的正統。然後,我們就擁有了一座說故事的軍史館,或其他什麼紀念館、博物館⋯⋯。(摘自:〈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兩廳院售票》

本站「【表演與身體】鬼魂、屍身、標本、肉身: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中提到:

除了靈魂與肉身間「聚/合」造成的荒謬感,舞台上極具「表現力」的燈箱裝置則在演員與其共演之際觸發殊異的指涉:站定其中者人如標本、層疊玻璃如切片;演員匍匐爬行如蛹道、地窖;凝視如鏡的鏡像如地獄。

本劇少有投影,然而舞台上玻璃表面、目視高度至少二點五米的箱型裝置,在光源對比下時而呈現演員鏡像、時而產生身形疊影。更有演員進入其中、光源在裝置之外的演員身上時,造成暗處、玻璃箱內的演員彷彿扮演不在現世的幽靈。另有將玻璃作背投影幕,投影演員身影。無論是鏡像、疊影、殘影、投影,這些浮動的人影時而顯身於與台,彷彿無聲地飾演第五位(或以上)演員,靜觀亂世的他者。

在此設計上,觀眾視野耐人尋味地延伸了舞台與觀眾席間的觀看關係。當台上演員凝望著舞台上如鏡的影像,演員彷彿望著自己,也看著觀眾。看著演員的觀眾,亦看著自己。鏡面折射的互望關係,彷彿將劇場的虛構與事件的真實性「二度凝望」,一如「軍史館殺人事件」與《軍史館殺人事件》兩者事件與劇場的鏡像關係。

本文〈【表演與身體】鏡像與鏡框舞台: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概念取自 2004新點子劇展《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放映討論會(2019.04.22)文字紀錄,摘要段落如下:

參與者B——當他們說「回頭看」時,是「回頭看」鏡子。我好奇王墨林每個作品中「人」、「家」,「國」是怎麼轉換的,方式都不太一樣。

參與者A——「回頭看」的動作,是導演王墨林要的嗎?

參與者C——「回頭看」,觀眾都在「回頭看」裡面。

發佈時間_ 2019\08\20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差事劇團、(導演)王墨林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7005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7/04/10
本文為「Popular Hell Music」於1997年4月10日發行之刊物4月號《群擺爛》之數位掃描檔案。其中含負責人之一阿治(吳金治)當時的名片。 「Popular Hell Music」為Dino(廖銘和)、阿治(吳金治)與友人們於九〇年代所合作開設的小唱片行,以販售二手唱片為主。唱片行名稱當時也作為廠牌名稱,並曾以此廠牌之名於1 ...
發佈時間_ 2022\02\21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1/12/16
【故事大綱】序章:有一隻蟬在黑洞裡叫著,有時候耳朵邊突然聽到一陣蟬叫的聲音,我知道它又出現了! 第一幕:因為我們在一片黑暗中,記憶也好像成為一片漆黑! 第二幕:父親所思念的那個殖民年代,卻是我完全陌生的一段歷史,既沒有熟悉感,也不覺得應該嫌惡什麼? 第三幕:有沒有看到我們老婆阿紅?她小小的個子,喜歡穿紅色衣服… 。(摘自: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87/10/25-1987/10/26
河左岸劇團的《拾月-在廢墟十月看海的獨白》根據馬奎茲《伊莎貝在馬康多看雨的獨白》及《獨裁者的秋天》、拉美報導文學作品《愛與戰爭》、中國文革傷痕文學作品《反修樓》、演員陳哲鵬詩作《星的樣子》發展排演。此劇為「河左岸劇團」參與《拾月》劇展(王墨林策展)系列演出之一。演出地點 ...
發佈時間_ 2019\09\05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