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意識與身體分離的「前出神」(pre-trance)身體:以《Shapde 5.5》為例
影片長度
00:17:45
時間標籤
【表演與身體】意識與身體分離的「前出神」(pre-trance)身體:以《Shapde 5.5》為例1
【表演與身體】意識與身體分離的「前出神」(pre-trance)身體:以《Shapde 5.5》為例2
【表演與身體】意識與身體分離的「前出神」(pre-trance)身體:以《Shapde 5.5》為例3
【表演與身體】意識與身體分離的「前出神」(pre-trance)身體:以《Shapde 5.5》為例
資料時間_ 2014/9/24
資料地點_ 身聲淡水小劇場、台灣數位藝術中心

《Shapde5.5-劉守曜獨舞》是2014年牿嶺街小劇場的年度公演,由身體氣象館劇團製作。牿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邀請劉守曜駐館創作獨舞作品,並邀請來自馬來西亞的影像創作者區秀詒、台灣的實驗電影導演吳俊輝、澳門的數位影像藝術家李少莊以及香港知名攝影師馮建中來台與劉守曜合作,共同為Shape和Shade的相遇進行實驗。

劉守曜以50歲的當下,回望過去獨舞創作、探究未來生命,將慾望、時間、記憶為經緯,讓影像化為角色、收納舞台各元素於主題之中。僅一人的舞台,動用了3台16釐米放映機、2台數位投影機,1台手持8釐米放映機、現場VJ操作,建構出影像與肢體關係的新格局。

摘自:劉守曜個人網站

關於《Shapde 5.5》中意識與身體分離的「前出神」(pre-trance)身體,王柏偉於〈在地實驗《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計畫》觀察員手記〉有這樣的描述:

就《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計畫》這個計畫來說,誠如劉守曜不斷強調的,《Shapde 5.5》主要是以「身體」為主軸,對於自己表演系統發展的回顧,在編舞的過程中,三個不同的階段主要以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鈴木忠志劉守曜自己的身體系統為核心。從訪談中得知,劉守曜將「角色」、「身份」這兩個概念(及其身體系統)分別對應於Grotowski與鈴木忠志兩人的訓練系統 ,但是在訪談中並未第三階段的「誕生」提出一個主導性的概念,不過卻提出了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出神」(trance,或稱「狂喜」 )狀態。他利用「角色說話/身體動作/聽音樂cue點」這三者邏輯上的不同,拉開意識、身體慣性與感知層面上注意力三者,藉此瓦解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形成的、彼此的協調性,以達到「出神」的效果。

 

發佈時間_ 2019\09\05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劉守曜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7268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4/9/24
《Shapde5.5-劉守曜獨舞》是2014年牿嶺街小劇場的年度公演,由身體氣象館劇團製作。牿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邀請劉守曜駐館創作獨舞作品,並邀請來自馬來西亞的影像創作者區秀詒、台灣的實驗電影導演吳俊輝、澳門的數位影像藝術家李少莊以及香港知名攝影師馮建中來台與劉守曜合 ...
發佈時間_ 2019\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2/11/21-2012/11/25
戰爭的殘酷或許在於即使平日再怎麼友愛、親密的彼此,到了戰爭那一刻也得干戈相見。我們當然不可能在劇場裡製造戰爭,而是在這齣戲,透過母子共處的一場早餐時刻,掀開戰爭中的暴力、欲望、倫理之種種。全無語言,憑藉的就是身體,戰爭或許離我們很遠,但戰爭中的暴力、欲望與倫理的賁張及毀壞,卻是從未離席。從伊底帕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7/09/22
有的戲「真的」可以越改越好 —— 由光之片刻表演會社推出的《愛比死更冷》就屬於這類具有潛力的作品之一。通常有規模的劇院或劇團製作,往往都會讓作品先經過「內部試演」、「公開預演」的洗禮和修正後,才推出「世界首演」,但在台灣的表演藝術生態還不能等待或支持這樣嚴謹的工作方式之前,導演和演出團體還是應該努力去爭取「磨戲」和細節推敲的時間。(節錄自:李立亨,19 ...
發佈時間_ 2016\08\16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