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重複」與環境劇場啟蒙論:以《Shapde 5.5》為例
影片長度
00:17:45
時間標籤
【表演與身體】「重複」與環境劇場啟蒙論:以《Shapde 5.5》為例1
【表演與身體】「重複」與環境劇場啟蒙論:以《Shapde 5.5》為例2
【表演與身體】「重複」與環境劇場啟蒙論:以《Shapde 5.5》為例3
【表演與身體】「重複」與環境劇場啟蒙論:以《Shapde 5.5》為例
資料時間_ 2014/09/24
資料地點_ 身聲淡水小劇場、台灣數位藝術中心

《Shapde5.5-劉守曜獨舞》是2014年牿嶺街小劇場的年度公演,由身體氣象館劇團製作。牿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邀請劉守曜駐館創作獨舞作品,並邀請來自馬來西亞的影像創作者區秀詒、台灣的實驗電影導演吳俊輝、澳門的數位影像藝術家李少莊以及香港知名攝影師馮建中來台與劉守曜合作,共同為Shape和Shade的相遇進行實驗。

劉守曜以50歲的當下,回望過去獨舞創作、探究未來生命,將慾望、時間、記憶為經緯,讓影像化為角色、收納舞台各元素於主題之中。僅一人的舞台,動用了3台16釐米放映機、2台數位投影機,1台手持8釐米放映機、現場VJ操作,建構出影像與肢體關係的新格局。

摘自:劉守曜個人網站

關於《Shapde 5.5》中「重複」與環境劇場啟蒙論,王柏偉於〈重新思考環境劇場理論所預設的觀眾、行為與空間〉有這樣的描述:

從《肌肉的記憶是最持久的……》到《差異‧共振#2》,最後到《Shapde 5.5》的這個脈絡中,劉守曜不斷地在後來的新作中重複自己先前跳過的片段。2014年針對《Shapde 5.5》所發表的多數評論,都將這樣的重複視為一種想要抗拒衰老與生命進程的徒勞嘗試,葉根全甚至將這樣的持續的「重複」放在與環境劇場類似的「專業表演者透過表演啟蒙觀眾」的表演理論中,認為觀眾無法進入劉守曜的內在世界而獲得屬於自身的體悟。

發佈時間_ 2019\09\05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劉守曜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7282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01/08/17
台灣渥克劇團(1992-2005)作品內容結合本土娛樂、俗豔舞台等台灣庶民趣味,作品多具諧謔嘲諷的風格。1995年開設「台灣渥克咖啡劇場」,並舉辦「四流巨星藝術節」,造成台北一股小劇場熱潮,使當地成為小劇場演出最頻繁的場地,為當時青年前衛文化的重鎮。「台灣渥克咖啡劇場」直至1997年7月結束營業為止,總共累積超過250場的戲劇、音樂、演講、展覽等各類活 ...
發佈時間_ 2016\09\0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7/6/3
位於牯嶺街、南海路口的舊警察中正二分局,因原分局搬遷而空下,原本擬移作他用,後來住附近的劇場界人士見該建築外觀極具特色,地點又近文教區,頗適合做為小型表演場所,於是向市府新聞處建議。台北市政府新聞處處長羅文嘉表示,過去許多的館都是政府建政府管理,但卻難以發揮作用,現在他想以警察局劇場運作一個新模 ...
發佈時間_ 2017\12\19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4/9/24
《Shapde5.5-劉守曜獨舞》是2014年牿嶺街小劇場的年度公演,由身體氣象館劇團製作。牿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邀請劉守曜駐館創作獨舞作品,並邀請來自馬來西亞的影像創作者區秀詒、台灣的實驗電影導演吳俊輝、澳門的數位影像藝術家李少莊以及香港知名攝影師馮建中來台與劉守曜合 ...
發佈時間_ 2019\09\05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