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對談講座:「 裏空間 」中的身分轉向
影片長度
01:47:00
時間標籤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對談講座:「 裏空間 」中的身分轉向
資料時間_ 2018/12/01
資料地點_ 在地實驗

美國政治經濟學者・法蘭西斯福山,曾撰文提到:「 二十世紀上半葉,許多展望性的恐懼都集中在扼殺個體性和隱私的大型、中心化的官僚暴政上:比如喬治·奧威爾的《 1984 》。然而,人們設想中的反烏托邦的性質在本世紀最後的幾十年開始發生變化,其中一條線索談到了身分政治引發的焦慮。 Neal Stephenson 在 1992 年的小說《 雪崩 》( Snow Crash )中,提出了一個無處不在的虛擬實境( Metaverse ),個體可以在其中選擇虛擬化身,任意改變身分。」

在一個身分可以隨時生產、製造,杜撰、變幻的機器中介社會中,「 身分 」未來也可能跟「 臉 」一樣開始不再值錢,一些掌權者越去凸顯身份的重要.其實只是更加裸露他自身受困於這種政治焦慮之中。在台灣、藝術家喜歡 Cosplay 其他勞動者,而醫生、科學家在遁入藝術道,策展人則熱衷身分場域搬遷・在台灣這樣的情境下,藝術內「 身分政治 」的想像到底還可以怎麼打破?

【 對談 】陶亞倫 VS. 施懿珊

指導單位 | 文化部
策劃單位 |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空間合作 | 在地實驗
執行單位 |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計畫主導者——施懿珊
視覺設計 | 楊育昇

【 「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 」進駐動機 】

當科技烏托邦成為世界主要支持與反對論調時,如何提出新的討論視角?尤其現在普遍媒體的報導語境、那些一貫的 1984 式監控批判,也已逐漸不再適合用來看待中國模式下的社會設定。近年 arXiv 上出現大量具備反烏托邦想像的研究,部分未有明確技術論證的實驗,甚至多次遭台灣科技媒體挪借用來作為「 具有反中國技術意象 」的佐證材料。如何避免過多因「 中國對抗技術 」觀點的文章,影響對未來科技文明的評斷?

不斷在發生的一連串機器對現實世界的「 辨物 」和「 翻譯 」,都在表明有更多視覺運作可能正在我們無法理解的空間定義中發生。作為創作者,又該如何思考( 與反饋 )這些因為認知結構改變所帶來的視覺效應?除了從社會學角度來談人類到底被科技重塑了哪些行為、從視覺技術的變化上談論敘事佈局,對我來說是關注科技文化的藝術工作者所能、也必須處理的特殊項目。

延伸閱讀:

1.「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對談講座:「 裏空間 」中的身分轉向」,在地實驗計畫論壇,2018/12/01

2.「合作活動」,在地實驗計畫論壇

發佈時間_ 2020\03\25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施懿珊、陶亞倫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7897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6/06/20
鴻鴻,本名閻鴻亞,詩人、劇場與電影編導。1994年創立密獵者劇團,曾任《現代詩》、《現在詩》與《表演藝術》主編,出版多種詩集、散文、小說、評論與劇本,曾與楊德昌等人合著電影劇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1998年創立快活羊電影工作室,編導首部影片《三橘之戀》(1998)即獲得威尼斯影展邀展。鴻鴻曾獲多項文學與戲劇獎項,1996年以劇場導演身分 ...
發佈時間_ 2016\08\26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8/18
...
發佈時間_ 2017\09\06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8/19
本次座談將分享「ㄢˋ-身體回家創作計劃」(2014~)的歷程與思考,如何將田調的研究及經驗淬煉成作品,在未來將會往何處走,傳統文化與劇場的衝擊碰撞如何在創作者的視野中產生。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