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王新仁〈移動中的共鳴〉到〈明日路徑〉
影片長度
1:32:55
時間標籤
王新仁〈移動中的共鳴〉到〈明日路徑〉
資料時間_ 2019/02/25
資料地點_ 在地實驗

“Logic sometimes makes monsters”,函數就在那裡,產生什麼不是我的問題,是你。
– 王新仁

回顧王新仁十年的創作歷程、從純向量、數學出發的〈移動中的共鳴〉,到探討記憶、座標的〈路徑二部曲〉,其中貫串的無不是關於離散、拓墣等概念。在這演算法當道的年代,邏輯跟規則形塑了我們的生活,也影響了我們的想像,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各種演算的王新仁,則如何看待這一切。

#從遞迴出發的無止境篇章

同場加映:王新仁個展「昨日的路徑 PATHS To The PAST (2019/01/04-03/15)」@ 台灣數位藝術中心

延伸閱讀:

1.「王新仁〈移動中的共鳴〉到〈明日路徑〉」,在地實驗計畫論壇,2019/02/25

2.「在地聊」系列,在地實驗計畫論壇

發佈時間_ 2020\03\25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王新仁 Hsin Jen Wang(a.k.a. 阿亂Aluan Wang)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7974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7/04/12
印刷術在世紀初的普及,讓達達與未來主義在媒介的使用上多了可能。從上世紀詩歌媒介上再發現,以及藝術媒介的轉向,書寫如何媒介、書寫如何技術在各方面產生了轉型。從書寫處於科技世界中,到書寫使用技術,講座中我們將介紹這一波潮流的簡史以及東亞未來主義的基本形式。並從語言學知識與書寫技術的拓展,看待具象詩運動、烏利波的媒介面向,並以戰後德國文學為例子看待Ernst ...
發佈時間_ 2017\06\3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5/09/13
可世木祐子 Yuko Kaseki 身為導演、編舞家、舞踏舞者、表演者、即興表演者,自1995年起,便已在柏林授課。她的單獨及團體演出、即興演出,遍布全球,肢體表演結合舞踏、當代舞以及服裝或物件設計、文字及音景,並且為求從形式中解放,常在表演中挑戰混合題材發展、流動肢體與意識的訓練。她對於打破界線 ...
發佈時間_ 2017\01\03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5/09/12
在全球化的經濟體系的影響下,我們在不同視角下的所作所為也越來越相似。因此我們必須要重新思考我們的根本。各種不同的基礎建設因應著我們的社會而產生,而這社會中也包括自然,正如同自然一直是世界的根本。但我們如何能夠理解他,並使之融入我們呢?在這時候,關鍵很可能是賦予同 ...
發佈時間_ 2017\01\03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