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劉致宏
影片長度
2:06:14
時間標籤
劉致宏
資料時間_ 2019/05/15
資料地點_ 在地實驗

劉致宏:「聽寫-聲音地誌與其他」

近年透過駐村創作發表之《聲⾳地誌》創作計畫的紙本實體刊物,內容收錄累積而成的「聲⾳紋理資料庫」,並輔以口述、訪查、影像、素描等連結與轉化,嘗試「聽覺視覺化」的可能。聲⾳/聲響記寫的多樣,從文學、語言、⾳樂與視覺藝術都可見得無限多元的發展可能,例如《琵琶⾏》由形容詞的堆疊描寫琴音的圓潤與清脆、日常所見的狀聲詞彙等聲態口語化、樂譜上的音符與強弱記號更是直接翻轉成為具有功能性的「符號」與「圖像」,⽽⼆十世紀的⾳樂領域裡,許多作曲家更使用「圖像記譜」的⽅式描述音樂帶來的感受情境、康丁斯基繪畫創作裡的線條、形狀、顏色與幾何圖形等,也成就了能歌善舞的抒情語彙;⽽聲⾳地誌的創作計劃,始終行進在由視覺藝術為出發的軸線上,走訪許多擁有⽂化底蘊的在地,透過資料與聲響素材的搜羅,經由編輯與檔案化的⽅式雜揉了田野、文字、影像、音樂與繪畫等特質,試圖轉譯成遊走於不同地域之間「可以閱讀的聲音」。此次「聽寫-聲音地誌與其他」將帶來編輯中的「伊薩爾與萊昂哈迪(慕尼黑)」與「水的國度(⾦澤)」,以及各冊出版內容回顧,如「初雪、洞內富士、燒⼭祭(⼭⼝)」、「電羅經、捕蟹籠與黑仔(高雄)」、「⾦鈴⼦與燄火、五⾊鳥、四句春(恆春)」、「陌⽣人的葬禮(達沃)、晨間禮拜(汶萊)、阿米爾(亞庇)」、「安平海釣、蚵仔架與鎮海將軍(台南臨海)」、「戴瑞、米契與五⼗七號(雪梨)」、「回望溫泉鄉、那卡⻄與幻滅星辰(北投)」等精選節錄篇章。

延伸閱讀:

1.「劉致宏」,在地實驗計畫論壇,2019/05/15

2.「在地聊」系列,在地實驗計畫論壇

發佈時間_ 2020\03\25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劉致宏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8007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8/02/24
▣「街舞與現代舞」系列規劃: 魏琬容 ▣講者: 魏琬容、認真練舞中(Anny3、陳屏魚) ▣簡介: 我十幾歲習街舞,當時,街舞對於女性身體的描述與期待讓我感到相當不滿,一怒之下,我與街舞分手。回想當時年紀 ...
發佈時間_ 2018\05\03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8/11/03
「概念美術館 Vol. 1 穿越光牆—Archive or Alive?」系列座談 ⌛最終場⌛ 2018.11.3(六)19:30 – 21:00 【 科技藝術典藏什麼碗糕?】 對談人:陳禹先、林子荃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3/09
發佈時間_ 2017\12\20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