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表演藝術文獻】容淑華論《等待狗頭》,《空間的表演》
【表演與身體-表演藝術文獻】容淑華論《等待狗頭》,《空間的表演》
資料時間_ 2010

評論展演:《等待狗頭》

創作者:賴聲川

合作團隊:表演工作坊

年代:2001

演出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從舞台延伸搭起一條大路穿過觀眾席,打破舞台鏡框的限制。

摘自:容淑華。2010。《空間的表演》。台北:黑眼睛文化。頁30。

《等待狗頭》是賴聲川二度完整改編執導貝克特的經典作品《等待果陀》,2001年10月10首演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同月巡演至高雄至德堂、台中中山堂。第一次是1982年他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修戲劇學位時的畢業製作,獲頒加州最高藝術榮譽「艾思那獎」。其中在1988年,導演曾以貝克特的六個劇本,指導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生共同製作了《落腳聲——古厝中的貝克特》,並於中影文化城內的一間三合院中演出。觀眾分批入場,並在觀看不同場景的演出時穿梭室內與室外。

圖為容淑華《空間的表演》(2010,黑眼睛文化出版)書籍封面,書林出版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延伸閱讀:

  1. 黃麗如,〈貝克特的烙印 賴聲川執導《等待狗頭》〉,《PAR表演藝術》106 期,2001年10月號。
  2. 陳正熙,〈貝克特的烙印 賴聲川執導《等待狗頭》〉,《PAR表演藝術》108 期,2001年12月號。
  3. 張佳棻(2009)《翻譯劇之精神分裂症—以〈等待狗頭〉、〈淡水小鎮〉、〈莎姆雷特〉為例》,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容淑華所提及有關打破「第四面牆」與「鏡框式舞台」形式陳規的概念,請參考本站:

  1.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鏡框式劇場(proscenium-stage theatres, picture-frame theatres)
  2.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第四面牆(容淑華)
  3.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第四面牆(鍾明德)

 

關鍵字:舞台、觀眾席、鏡框

發佈時間_ 2020\05\07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黑眼睛文化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黑眼睛文化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8322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00
「留白」意在「阻斷」效果。 八〇年代的林懷民與賴聲川透過這種阻斷效果,斬斷文化上「中國」的正統性,用以界定現代台灣的辯證性抗拒。 橫槓阻斷的兩邊,一邊藉著引用古中國文化之文本,回溯並延續文化根源;另一邊卻利用此視覺符號的內在斷裂,引發視覺經驗與思維層面的跳躍,從而斬斷文化所宣稱的正統性。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阻斷」意在將原本被視為連續或彼此銜接的事物或事件,利用「並置卻不連續」的斷裂效果,創造新的可能性空間。 八〇年代的林懷民與賴聲川透過這種阻斷效果,斬斷文化上「中國」的正統性,用以界定現代台灣的辯證性抗拒。 橫槓阻斷的兩邊,一邊藉著引用古中國文化之文本,回溯並延續文化根源;另一邊卻利用此視覺符號的內在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0
又稱黑箱劇場。是一個黑色牆壁及地板的簡單空間,為低成本實驗劇場,在1960年代之後非常普遍,廢棄與閒置空間容易變換成此類劇場,變換的彈性很大。 摘自: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