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表演藝術文獻】劉紀蕙論《北管驚奇》,〈台灣文化場域內的「中國符號」與「台灣圖像」的展演與變異〉
【表演與身體-表演藝術文獻】劉紀蕙論《北管驚奇》,〈台灣文化場域內的「中國符號」與「台灣圖像」的展演與變異〉
資料時間_ 2000

評論展演:《北管驚奇》

創作者:陶馥蘭

合作團隊:多面向舞蹈劇場

年代:1993

《北管驚奇》是認同台灣本土文化的作品。《她們》與《啊……?!》、《愛麗絲遊園驚夢》、《牡丹亭路上見聞》、《灰衣人瑣記》、《春光關不住》與《北管驚奇》都屬於編舞家以政治立場及文化認同作為創作基礎的時期。

摘自:劉紀蕙(2000)。〈台灣文化場域內的「中國符號」與「台灣圖像」的展演與變異〉。《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頁11-12。

陶馥蘭畢業自台大人類學以後,前往美國修習舞蹈碩士。返台後為台灣舞蹈界帶來不少新風氣。1989年創立「多面向舞蹈劇場」。《舞書:陶馥蘭話舞》為她多年來對舞蹈反思的書寫著作。

劉紀蕙在其書寫中論及「中國符號」如何被台灣藝術工作者予於意象化或視覺化,及其背後的曖昧動力如何牽引台灣在2000年前後文化場域的矛盾動力。

延伸閱讀:

  1. 國家教育研究院:「多面向舞蹈劇場」

圖為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2000,立緒文化出版)書籍封面,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關鍵字:《北管驚奇》、《啊……?!》、《愛麗絲遊園驚夢》、《春光關不住》、《灰衣人瑣記》、《牡丹亭路上見聞》、批判、政治、文化、認同

發佈時間_ 2020\05\07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劉紀蕙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立緒文化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8339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00
瘂弦在〈獻給馬蒂斯〉這首超現實詩作中,偷偷引渡不同光譜色調的危險與不確定:「危險邊陲」、「積壓的謠言」、「驚駭」、「小小的傷殘」、「床邊的顧盼竟險阻如許」、「色彩猶如是扯謊」、「用大塊紅色呼救」、「在翹搖的被中租來的遊戲」、「枕著/一個巨大的崩潰」!字裡行間充滿身為「過客」的不安與焦慮,而最後累積為「一房,一廳,一水瓶的懷鄉病/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1
Marhta Graham獨特的「收腹」(contraction)動作 – 快速強力地收縮腹部和肌肉,使上背呈圓弧走向而將身體拉向中心丹田,而後放鬆。並由此發展出一系列地板、中心、流動、旋轉等動作,而成為葛氏個人的註冊商標。 摘自:陶馥蘭,〈淺談舞蹈審美〉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1
在抽象主義舞蹈類型中,動作不具有詮釋人性的功能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