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表演藝術文獻】劉紀蕙論《心齋》,〈台灣文化場域內的「中國符號」與「台灣圖像」的展演與變異〉
【表演與身體-表演藝術文獻】劉紀蕙論《心齋》,〈台灣文化場域內的「中國符號」與「台灣圖像」的展演與變異〉
資料時間_ 2000

評論展演:《心齋》

創作者:陶馥蘭

合作團隊:多面向舞蹈劇場

年代:1996

《心齋》與《甕中乾坤》及《蓋娅,大地的母親》同屬陶馥蘭「女神」系列的作品。與前此編舞家將政治立場與文化認同的關注作為創作的起點不同。編舞家在這個系列中脫離政治立場與文化認同歸屬問題的探索,聲明一個文化新生的起點。這系列屬於編舞家 「非」政治的身心靈溯源階段。

摘自:劉紀蕙(2000)。〈台灣文化場域內的「中國符號」與「台灣圖像」的展演與變異〉。《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頁11-12。

陶馥蘭畢業自台大人類學以後,前往美國修習舞蹈碩士。返台後為台灣舞蹈界帶來不少新風氣。1989年創立「多面向舞蹈劇場」。《舞書:陶馥蘭話舞》為她多年來對舞蹈反思的書寫著作。

劉紀蕙在其書寫中論及「中國符號」如何被台灣藝術工作者予於意象化或視覺化,及其背後的曖昧動力如何牽引台灣在2000年前後文化場域的矛盾動力。

圖為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2000,立緒文化出版)書籍封面,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延伸閱讀:

  1. 國家教育研究院:「多面向舞蹈劇場」
  2. 歐建平,〈血肉之軀詮釋下的心靈殿堂 評陶馥蘭一九九六年的新作《心齋》〉,《PAR表演藝術》45 期,1996年08月號。

 

關鍵字:《心齋》、《甕中乾坤》、《蓋娅,大地的母親》、「非」政治、女神、政治、文化、歸屬、認同、身心靈溯源

發佈時間_ 2020\05\07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劉紀蕙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立緒文化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8341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00
「阻斷」意在將原本被視為連續或彼此銜接的事物或事件,利用「並置卻不連續」的斷裂效果,創造新的可能性空間。 八〇年代的林懷民與賴聲川透過這種阻斷效果,斬斷文化上「中國」的正統性,用以界定現代台灣的辯證性抗拒。 橫槓阻斷的兩邊,一邊藉著引用古中國文化之文本,回溯並延續文化根源;另一邊卻利用此視覺符號的內在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評論展演:《夢土》 創作者:林懷民 合作團隊:雲門舞集 年代:1985 「橫槓」意在。「阻斷」效果。八〇年代的林懷民與賴聲川透過這種阻斷效果,斬斷文化上「中國」的正統性,用已屆定現代台灣的辯證性抗拒。橫槓阻斷的兩邊,一邊藉著引用古中國文化之文本,回溯並延續文化根源;另一邊卻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評論展演:《愛麗絲遊園驚夢》 創作者:陶馥蘭 合作團隊:多面向舞蹈劇場 年代:1989 《愛麗絲遊園驚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