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東方身體觀舞蹈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東方身體觀舞蹈
資料時間_ 2011

美國現代舞所代表的現代主義美學,在1970年代幫助了林懷民那一個世代的台灣編舞家創造出新的舞蹈語彙,以反叛當時勢力仍然如日中天但已因循僵化的民族舞蹈。自此,美國現代舞宇之後的後現代舞技巧便深入台灣的高等舞蹈教育體系,並成為許多舞團最重要的身體訓練。由於它龐大的影響力,使得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台灣舞壇出現了像「身心靈舞蹈」(當時或稱「東方身體觀舞蹈」的風潮,以抵拒美國或其他現代舞的訓練體系,並試圖藉由冥想、氣、太極、瑜珈等概念,尋求另類的「東方」身體語彙。

摘自:陳雅萍。2011。《主體的叩問:現代性.歷史.台灣當代舞蹈》。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頁107。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自1990年代以來,開始思考並整合屬於亞洲的身心鍛煉體系。引文原作者陳雅萍在論述雲門舞作時,透過早年曾研習書法的經驗,帶著身心同感(kinesthetic and meta-kinesthetic empathy)的身體記憶來分析並書寫之。

點此為雲門舞集1998年的舞作《水月》劇照,即是以源自亞洲的身心修為體系為原理來創作。

圖為陳雅萍。2011。《主體的叩問:現代性.歷史.台灣當代舞蹈》書籍封面。

封面設計:葉天棋

授權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務處出版中心

 

與本文相近的概念描述,可參考本站:

  1.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亞洲的)身心修為體系
  2.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氣化的身體觀
  3.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身心演現(body-mind performance)
  4.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身心同感(kinesthetic and meta-kinesthetic empathy)
  5.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身心靈舞蹈

陳雅萍對《水月》之相關文獻書寫,請查閱本站:【表演與身體-表演藝術文獻】陳雅萍論《水月》,〈探尋亞洲現代性〉

 

關鍵字:美國、現代舞、現代主義、美學、1970、林懷民、世代、舞蹈語彙、僵化、民族舞蹈、後現代舞、技巧、高等舞蹈、教育、舞團、身體訓練、1980、1990、身心靈舞蹈、東方身體觀、舞蹈、訓練體系、冥想、氣、太極、瑜伽、東方、身體語彙

發佈時間_ 2020\05\07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陳雅萍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雲門舞集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8440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1
不同於早年類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作法,雲門自1998年《水月》開始所建構的舞蹈身體美學,是要以源自亞洲的身心修為體系為原理,去改寫並重新定義,發端於歐美且已擴散為全球性舞蹈語言的現代舞身體邏輯。並由此延伸,深入思索亞洲(尤其東亞)的藝術與哲學中特殊的時空概念,藉由其反寫實、抽象寫意的核心精神,與現代藝術的形式美學產生有機的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1
評論展演:《行草》 創作者:林懷民 合作團隊:雲門舞集 年代:2001 舞者由丹田引發的精力,帶動身體所有的擰轉與開闔,透露出氣功與拳術浸潤的身體邏輯——綿長而細膩的氣之運轉,如潮水湧動,連綿復循環,形成動與靜之間毫無凝滯的轉化。黑衣舞者舞在一方米白的光影裡,一如宣紙上墨黑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評論展演:《暗戀桃花源》 創作者:賴聲川 合作團隊:表演工作坊 年代: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