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詹慧玲在《黑洞I》中的表演狀態:以《黑洞I》為例
影片長度
01:19:28
時間標籤
【表演與身體】詹慧玲在《黑洞I》中的表演狀態:以《黑洞I》為例1
【表演與身體】詹慧玲在《黑洞I》中的表演狀態:以《黑洞I》為例2
【表演與身體】詹慧玲在《黑洞I》中的表演狀態:以《黑洞I》為例
資料時間_ 2000/09/21
資料地點_ 臨界點劇象錄劇團團址

九二一深夜,台北市臨界點生活劇場舞台上,上演一幕如假似真的震後災難場面。烏漆的空間,四周被黑幕包裹,上空斑裂垂吊的布塊像崩裂的牆面油漆,一條條裸露鋼筋、傾頹的門板窗檯,舞台地面俱是水,嘩嘩的水聲水影映著兩方微微透光的玻璃。舞台不停地漏水,水花濺起噴及觀眾,演員濕答答滾在水裡成了半裸的魚。由於太暗,排演時,導演王墨林一個不小心還差點滾到樓梯間去,備增現場災難感。劇末,一尾活蹦亂跳的火橘金魚從水袋裡滾下來,一只空無一物的抽屜緩緩垂下。

摘自:〈黑洞I〉,《臺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數位典藏計畫:1986-2009》,2008

本文〈【表演與身體】詹慧玲在《黑洞I》中的表演狀態:以《黑洞I》為例〉概念取自《黑洞I》(2000)放映討論會(2020.02.17)文字紀錄,摘要段落如下:

參與者B——就《黑洞I》第一個作品來說,藝術語言可能還不是最重要。在此之前他做了報告劇、行為藝術,這兩類是他比較常處理的議題。慢慢進入到第一個黑盒劇場作品,可以看到詹慧玲出現就非常的行為藝術
參與者C——同意參與者B,演員說話的方式很行為藝術而不是角色狀態。

延伸閱讀:

  1. 〈劇場老將回鍋,一起志同道合 參與「志同道合劇展」,王墨麟執導《黑洞》〉,《PAR表演藝術》93 期,2000年09月號。
  2. 黃雅慧(2014)。「戒嚴」身體論: 王墨林與80年代小劇場運動。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3. 高德樺(2015)。臨界點劇象錄劇場聚散現象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關鍵字:詹慧玲、行為藝術、角色、說話方式、演員

發佈時間_ 2020\05\07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導演)王墨林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8444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01/12/16
【故事大綱】序章:有一隻蟬在黑洞裡叫著,有時候耳朵邊突然聽到一陣蟬叫的聲音,我知道它又出現了! 第一幕:因為我們在一片黑暗中,記憶也好像成為一片漆黑! 第二幕:父親所思念的那個殖民年代,卻是我完全陌生的一段歷史,既沒有熟悉感,也不覺得應該嫌惡什麼? 第三幕:有沒有看到我們老婆阿紅?她小小的個子,喜歡穿紅色衣服… 。(摘自: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3
被結構化的歌舞是一種文化系統,是民族概念形成的基礎,已超出單純宗教思維的層次,具有社會性與世俗性,不能只以祭典與神聖性來詮釋歌舞文化。 摘自: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10/15
柳春春劇社由鄭志忠創立於1997年,團名為九零年代前衛劇場編導田啟元所取,易百年前「春柳社」之名而來,試圖以祭儀性的身體發展表演美學,從演員主體的建構擴延劇場的「寫真」。《美麗》為柳春春(定義下)的定目劇,由鄭志忠編導,在地實驗攝錄的這支影片為楊禮榕、胡堂智演出的版本。「《美麗》一開始的構想,其實也只有『美麗』這個名詞而已」,「反芻需要勇氣,而且是一種 ...
發佈時間_ 2016\09\08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