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策展單篇
過於喧囂的孤獨--台灣九〇年代的文化轉型

我彷彿注定要在自己製造的刑具上認識最後的真理

——赫拉巴爾

透過這回「在地實驗」的線上策展,我想問一個問題:多元化是怎樣成為一個排除機制的?

有一種線性史觀告訴我們,繼一九八〇年代的解嚴之後,台灣在九〇年代迎來了文化藝術的多元發展、眾聲喧嘩。例如,「在地實驗」去年舉辦的「視域與時差:九〇年代劇場檔案放映」(編註:相關連結),在映後座談會上,前小劇場聯盟成員陳梅毛說:「八〇年代是社會力衝破很多限制的年代,九〇年代是文化力蓬勃爆發的年代」。言下之意,那是威權統治結束後的美好十年,也是一去不復返的黃金年代,因為接下來整個劇場圈就在經濟衰退之下紛紛投向政府補助,而一路走到國家和資本體制對於文化藝術進行全面收編的今天。

換句話說,從八〇到九〇是一段直行的、加速狂飆的歷史;千禧年後到目前,是一根斷了的線。真是這樣嗎?

文化界對於九〇年代的歌頌,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等電影所掀起的、對於九〇年代的懷舊互相唱和,而顯得更為可疑。我們究竟在懷念什麼?青春叛逆的姿態?對多元開放的文化景觀的某種鄉愁?在此,且容我短評一下游崴和「在地實驗」合作策展的「破身影」。這個展覽非常系統的找來蘇匯宇、許哲瑜、余政達三位藝術家,分別針對「台灣渥克劇團」的三齣早期作品、吳中煒的「台北空中破裂節」、《島嶼邊緣》雜誌有關愉虐的討論,以創作提出回應;同時,策展人更是見解獨到地直指,這些包羅萬象的九〇年代地下文化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一種強調官能性和破壞性的身體實踐,它既是身體對主流文化的破壞(從而產生了《島嶼邊緣》、《大便報》以廣告文案、雙關語、下半身笑話,對文章主題進行干擾、製造雜音的「後正文」(post-text)),也是身體對自己的破壞(例如「台灣渥克」那種混雜了工地秀、歌舞廳的怪異身體,當然還有「空中破裂節」、「後工業藝術季」裡大量出現的爛醉、濫交、嘔吐、殘虐、自我施暴的「放棄教養的身體」)。

我的疑問是:這些擾亂視聽、解構大敘事的所謂「後正文」和「破身影」,難道不也快速地出現在九〇年代的大眾流行文化如KTV、MTV、司迪麥廣告,乃至於小資品味的《誠品閱讀》裡嗎?無政府的藝術家所爆裂開來的破,難道不是立刻被資本主義所修補了嗎?現下炒熱的九〇年代懷舊,難道不是被加工做舊的?難道不是因為當時顯露的新的困境,我們直到今天都還難以對付,亦即另類文化的實驗總是助長了主流文化的升級,無政府狀態最好的延續是在新自由主義裡?於是我們假裝它是舊的,其實它新得令我們陌生了很久。

捷克作家博胡米爾.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在小說《過於喧囂的孤獨》裡,描述了一位廢紙處理廠的老打包工漢嘉,最終按下壓力機的電鈕把自己夾死的故事,讀起來就像一則九〇年代的末日寓言,又像今日被刻意遺忘的未來預言。老漢嘉一輩子在臭烘烘的地下室裡,一邊把廢紙丟進機器輾壓、打包,一邊啜飲啤酒,把廢紙堆裡沾染血污的荷爾德林、尼采、老子搶救下來,含一口酒似地品讀一段美麗的詞句;直到有天他在街上見到最新引進的巨型壓力機,年輕工人穿著嶄新的工作服進行流水線作業,休息時喝牛奶,不再有被搶救的書頁,也沒有和著酒精的哲學和詩,沒有秘密流傳的知識,他發現一個時代結束了。而且他並不是被結束的,他發現他早已參與了這場結束,這是廢紙回收業的必然發展。「天道不仁慈,在我的上面和我的下面,生活也不仁慈,我心裡也不」,他說。這是他在機器運作、老鼠叫聲、心裡默念詩句等等聲音過於喧囂的交響之中,體會到的孤獨。

九〇年代破爛又炫爛的地下文化,就像老漢嘉的地下室廢紙廠,裡面滿是狂野的拼貼、喧囂的思慮、秘密的狂喜;而同一時期迅速膨脹的消費文化,則像新式工廠內的那台巨型壓力機,它是改良舊機型、技術升級的2.0,用更巨大的壓力創造出更炫目的毀滅,卻也生產出一批喝牛奶的新工人一般美麗的身體。套用巴赫金(Mikhail Bakhtin)的說法,如果九〇年代的狂放不羈標誌著台灣社會經歷了一次狂歡化的文化轉型,那麼這場轉型同時也為新自由主義提供了消費模型,使得沒有演員和觀眾之分、全民共享的、無邊的狂歡節,幾乎是同步變成大賣場式的、無限消費的大眾文化景觀。從狂歡節到景觀社會,多元化還是多元化,卻感覺有什麼東西被排除掉了。

這次線上策展選擇的八件影像檔案,或許可以幫助追蹤一些被抹除的痕跡。首先是《藝術的故事,吳中煒篇》,多虧二〇一四年「立方計劃空間」策展的「造音翻土」到最近「破身影」的持續翻案,吳中煒的「台北空中破裂節」又從蒙塵的記憶被翻出,這支紀錄片不但拍攝了當年重新橋下那座藝術村建築和言談的諸多細節(廁所立牌「大小便派出所」、臨時搭建的祭壇兩旁貼著對聯「山川無政府/歲月有人情」),請特別留意46 : 40的地方,藝術家的一段話:「這個村莊在企劃書上沒寫,所以是一個違章建築,如果企劃結束就拆了的話,它就是一個展覽了。但是,這個村莊是一個真的村莊,不是一個展覽的村莊,所以就不拆了」。接下來的第二支影片《吳中煒龜山工廠異次元》,呈現的是他為了實現藝術公社的最後努力,是為前一部影片之補遺。

3398

《陳梅毛談第二屆放風藝術節》、《1999年陳梅毛三三兩兩藝術節》兩段影片的共通主題,是小劇場聯盟由台北市政府委任經營牯嶺街小劇場初期,陳梅毛發起的一系列不像藝術節的藝術節。例如前者一開始就提到,「在大部分的藝術節和演出場地,通常是你越老、越有名,越容易得到演出的機會;『放風藝術節』標榜的是越沒有資歷,越容易得到青睞」。至於後者,則是同一作者的三齣短作串連在一個晚上演出的藝術節,片末也記錄了一段小應和陳珊妮的精彩對手戲。

最後一個主題是華山,由《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成立大會》、《華山藝文特區營運管理座談》、《華山藝文特區整地紀錄》三段歷史影像組成。華山從廢酒廠、機關預定地、藝文特區,到今天的文創園區,一直爭議不斷,回頭檢視這三段影片,會發現華山在藝文轉型之初的許多想像,至今仍可供擴大爭議之用。比如在《成立大會》9 : 30處,張忘提到,華山應成為一個確保市民接近城市的權利、對城市進行空間改造的基地,甚至可與建設公司合作,讓滯銷的空屋有再生的可能;《營運管理座談》7 : 20處,陳瑞文認為華山比現有的公私立美術館,都更接近國際雙年展或大型文件展的舉辦場地;《整地紀錄》26 : 00處,湯皇珍說明藝術家相較於商家、政府機關對待華山最不同的地方,在於藝術家與廢墟的倫理關係,政府和商家想要剷平這塊地方,或是從中獲利,藝術家則是維持廢墟作為廢墟的完整性和開放性。

3490

附帶展出的《十三月戲劇場《春天的我們》演出片段與座談》,是我的意外收穫。這齣戲由作家周芬伶編劇,現在從事影像創作的吳德淳擔任導演,描述白色恐怖時期女工許金玉,因參加讀書會而走上工運之路,換來十五年黑牢的故事。特別令人動容的是影片11 : 50的地方,許金玉本人在演後座談現身,她說:「你們不要覺得我很可憐,我不需要同情,今天的各位比過去的我們更需要被關心」。這段話亦可作為思索九〇年代文化遺產的小結,我們不需要懷舊,因為今天並沒有更新。藝術家在上世紀末眼看著更細密的文化治理模式形成,而使出的各種進入體制反體制的策略——在政府主辦的地方節慶裡大蓋違章建築、發明各種不規則的藝術節玩法、在廢墟上討論城市權——,有些或許因失敗而被遺棄,卻更令我們意識到成功的幻象,想起我們在喧囂中的孤獨。

1085

(刊頭圖片為1995年台北空中破裂節現場,在地實驗提供)

資料筆數
文章0
圖片0
影音8
策展人
郭 亮廷
郭亮廷 Liang-Ting Kuo
郭亮廷,現為中正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自由撰稿人及譯者。 國立藝術學院(現北藝大)戲劇系學士,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美學系學士,法國雷恩第二大學劇場研究所碩士。文章散見於《表演藝術雜誌》、《今藝術》、《藝術觀點》等刊物,譯有《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疊韻》、《無用之用》等書。
00:53:43
資料時間_ 1995/05/05
資料地點_ 重興橋下河堤公園
「大家好,我是吳中煒,你們現在是不是在恨我?(笑)那個…報告一下現在破裂節的情況。破裂節…本來原定在下午一點氣球升空,然後下午五點開始摔東西。但是,從昨天開始,所有的工作通通都…失誤。那… ...
策展人短評
發佈時間_ 2017\09\18
00:16:20
資料時間_ 1998/09/03
資料地點_ 桃園龜山工廠
龜山工廠原本是一個倉庫,前甜蜜蜜的老闆吳中煒將它租下來,蓋了一座工廠。成員除了工頭兼畫家的吳中煒,還有製作佛像的涂嘉原,以及怒罵沼澤成員、瑞士行動藝術家Rudolf等人,一群人過著簡單的生活,要什麼山 ...
策展人短評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0:15:09
資料時間_ 1999/05/08
資料地點_ 牯嶺街小劇場
第二屆放風藝術節除了四個台灣新人劇團,也邀請了兩組香港的前衛劇團,其一便是5月8日開場,由「有耳非文蟲仔竇」帶來的作品《懶蟲不是人,懶蟲是超人》。 《懶蟲不是人,懶蟲是超人》三位演員梁基爵、李端嫻是專 ...
策展人短評
發佈時間_ 2017\09\06
00:13:58
資料時間_ 1999/11/11
資料地點_ 牯嶺街小劇場
台灣渥克劇團(1992-2005)作品內容結合本土娛樂、俗豔舞台等台灣庶民趣味,作品多具諧謔嘲諷的風格。1995年開設「台灣渥克咖啡劇場」,並舉辦「四流巨星藝術節」,造成台北一股小劇場熱潮,使當地成為 ...
策展人短評
發佈時間_ 2016\09\08
01:00:31
資料時間_ 1998/10/10
資料地點_ 華山文創園區
前身為「台北酒廠」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自1987年開始閒置。1997年6月,藝術家湯皇珍、魏雪娥等人發掘其成為藝文特區的潛力,展開連署,並成立「華山藝術特區促進會」,積極向政府爭取提該地 ...
策展人短評
發佈時間_ 2017\09\29
00:37:24
資料時間_ 1998/09/19、1998/10/09、1998/11/01、1998/11/07
資料地點_ 華山文創園區
前身為「台北酒廠」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自1987年開始閒置。1997年6月,藝術家湯皇珍、魏雪娥等人發掘其成為藝文特區的潛力,展開連署,並成立「華山藝術特區促進會」,積極向政府爭取提該地 ...
策展人短評
發佈時間_ 2017\09\29
00:52:31
資料時間_ 1998/08/14、1998/08/15、1998/08/17、1998/08/25、1998/08/29
資料地點_ 華山文創園區
前身為「台北酒廠」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自1987年開始閒置。1997年6月,藝術家湯皇珍、魏雪娥等人發掘其成為藝文特區的潛力,展開連署,並成立「華山藝術特區促進會」,積極向政府爭取提該地 ...
策展人短評
發佈時間_ 2017\09\29
00:17:05
資料時間_ 2001/08/17
資料地點_ 華山文創園區
十三月戲劇場在2000年推出《春天的我們》。本劇由周芬伶撰寫劇本,吳德淳擔任導演,改編自許金玉女士的親身經歷,描述五零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的高壓統治下,人民乖謬荒唐的境遇。許金玉原為女工,參加讀書會後思想 ...
策展人短評
發佈時間_ 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