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標籤
篩選
格式
年份
主題
標籤:“劉紀蕙” 共找到 34 筆影音資料
10 20 30 per page
資料時間_ 2000
評論展演:《暗戀桃花源》 創作者:賴聲川 合作團隊:表演工作坊 年代:1986 「留白」意在「阻斷」效果。賴聲川在《暗戀/桃花源》中「留了白」的桃花源山水畫佈景具有這樣的阻斷功效。八〇年代的林懷民與賴聲川透過這種阻斷效果,斬斷文化上「中國」的正統性,用以界定現代台灣的辯證性抗拒。橫槓阻斷的兩邊,一邊藉著引用古中國文化之文本,回溯並延續文化根源;另一邊卻利用此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評論展演:《心齋》 創作者:陶馥蘭 合作團隊:多面向舞蹈劇場 年代:1996 《心齋》與《甕中乾坤》及《蓋娅,大地的母親》同屬陶馥蘭「女神」系列的作品。與前此編舞家將政治立場與文化認同的關注作為創作的起點不同。編舞家在這個系列中脫離政治立場與文化認同歸屬問題的探索,聲明一個文化新生的起點。這系列屬於編舞家 「非」政治的身心靈溯源階段。 摘自:劉紀蕙(2000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留白」意在「阻斷」效果。 八〇年代的林懷民與賴聲川透過這種阻斷效果,斬斷文化上「中國」的正統性,用以界定現代台灣的辯證性抗拒。 橫槓阻斷的兩邊,一邊藉著引用古中國文化之文本,回溯並延續文化根源;另一邊卻利用此視覺符號的內在斷裂,引發視覺經驗與思維層面的跳躍,從而斬斷文化所宣稱的正統性。 林懷民在《夢土》中,以敦煌壁畫投影在舞台上半透明的布幕上 ,阻隔舞台前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評論展演:《啊……?!》 創作者:陶馥蘭 合作團隊:多面向舞蹈劇場 年代:1988 《啊……?!》是批判台灣政治的作品。《她們》與《啊……?!》、《愛麗絲遊園驚夢》、《牡丹亭路上見聞》、《灰衣人瑣記》、《春光關不住》與《北管驚奇》都屬於編舞家以政治立場及文化認同作為創作基礎的時期。 摘自:劉紀蕙(2000)。〈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瘂弦在〈獻給馬蒂斯〉這首超現實詩作中,偷偷引渡不同光譜色調的危險與不確定:「危險邊陲」、「積壓的謠言」、「驚駭」、「小小的傷殘」、「床邊的顧盼竟險阻如許」、「色彩猶如是扯謊」、「用大塊紅色呼救」、「在翹搖的被中租來的遊戲」、「枕著/一個巨大的崩潰」!字裡行間充滿身為「過客」的不安與焦慮,而最後累積為「一房,一廳,一水瓶的懷鄉病/一不聽話的馬蒂斯」。詩人只能忍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評論展演:《人間孤兒》 創作者:汪其楣 合作團隊: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年代:1987 演出地點:台北市立社教館(今城市舞臺) 汪其楣自1987年到1992年的「孤兒戲劇」系列,屬於八〇年代末期台灣文化界試圖重建文化身份認同的一種集體論述傾向。在排練的過程中,汪其楣要求她的演員閱讀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李喬的《寒夜三部曲》與連橫的《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在瘂弦面對現實處境的禁錮與放逐時,詩人的抗議也只能透過《深淵》(1959)的嘻笑怒罵方式呈現: 去看,去假裝發愁,去聞時間的腐味 我們再也懶於知道,我們是誰。 工作,散步,向壞人致敬,微笑和不朽。 他們是緊握格言的人!這是日子的顏面;所有的瘡口呻吟,裙子下藏滿病菌。 都會,天秤,紙的月亮,電桿木的言語, (《今天的告示是貼在昨天的告示上》,十一——十九行)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評論展演:《夢土》 創作者:林懷民 合作團隊:雲門舞集 年代:1985 「橫槓」意在。「阻斷」效果。八〇年代的林懷民與賴聲川透過這種阻斷效果,斬斷文化上「中國」的正統性,用已屆定現代台灣的辯證性抗拒。橫槓阻斷的兩邊,一邊藉著引用古中國文化之文本,回溯並延續文化根源;另一邊卻利用此視覺符號的內在斷裂,引發視覺經驗與思維層面的跳躍,從而斬斷文化所宣稱的正統性。林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林懷民《九歌》中的山鬼,我看到了如同弗洛伊德所說的謎樣的肚臍眼,我們以為找到了引向解釋慾望與記憶的通道,這個斷裂縫隙卻將我們帶向更為複雜黑暗的空間,我們的負面意識,如同底片一般,在正片顯影之前就已經以原初模式的方式存在。視覺符號的徵狀式展演,演出我們的共同症狀。 摘自:劉紀蕙(2000)。〈台灣文化場域內的「中國符號」與「台灣圖像」的展演與變異〉。《孤兒・女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
台灣文化論述中反覆出現的回歸想像父親以及推離母親的內在動力,我們發現此「推離」動力的基礎,是朝向一個共同而無雜質的建國象徵系統與文化認同系統。 台灣文學史的象徵系統必須反覆推離屬於規則之外,擾亂身份與秩序、被視為不道德的現代主義運動,以便維護其引為根據的國家秩序,這種推離正是台灣文學場域反覆出現淨化運動而抵制變的內在壓抑。 這種抗拒遊戲顛覆與壓抑前衛衝動的努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