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標籤
篩選
格式
年份
主題
標籤:“展覽實務” 共找到 4 筆影音資料
10 20 30 per page
資料時間_ 2016/11/05
“New media art.…..are forms in search of forms.”「新媒體藝術是正在尋找形式的形式。」–Geert Lovink 2013年,王冠婷開始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工作,跟藝術家一起完成他們的創作與展覽,也跟工作夥伴一起執行台北數位藝術節,我接觸了充滿熱情的藝術家以及認真投入的朋友,但數位 ...
發佈時間_ 2017\02\0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5/07/25
在觀展群眾或一些藝術單位的眼中,「佈展技術」似乎只有「架投影機、喇叭」與「木工」的功能,而技術佈展既然套上了「技術」兩個字,卻好像應該要懂一些別人比較無法理解的技能?那到底需要些什麼技能呢?嘴砲?似懂非懂反正能說服別人接受就好的高超社交能力?還是只要半瓶水響叮噹的不懂也要裝懂,反正一切都走高規格就能讓人覺得「哇!好專業! 」就好?如果在錯誤的理解中能達到展覽 ...
發佈時間_ 2017\01\2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4/12/20
從博覽會開始,展覽就為政治服務,不論是宣揚國威或是國際「文化」競賽,此模式經常性地被使用。1945年後,國民政府承接了日本人以展覽「開化」台灣人的手法,在面對這一群「中皮日骨」的台灣人,也成立博物館,將推廣中華文化專責化;但這群被改造者,是否如同當權者所願,成為中華文化養成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還是,這群「好奇的」的台灣人,在面對展覽「博物館化」,依舊用「逛市 ...
發佈時間_ 2017\01\2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4/12/07
展覽是人喜歡的活動之一。1851年倫敦世博會印證了這一點,同樣的在台灣,1935年的始政博覽會也印證著這一點,直到當今的「特展」,也同樣證實著這一點。展覽,將「物」與「人」結合在一起,一方面是提供物件展示的機會,一方面是提供人們博覽的機會。「展.人:探討台灣特展文化」這系列的講座主要在探討展覽如何建立這樣的關係。展覽這種類型的視覺系活動,在台灣的歷史雖然不長 ...
發佈時間_ 2017\01\20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