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標籤
篩選
格式
年份
主題
標籤:“張碩尹 Bbrother” 共找到 79 筆影音資料
10 20 30 per page
資料時間_ 2006/04/10
剪報標題:讓想像力掌權 作者:李明璁 刊登日期:2006/04/10 原載:《中國時報》 欄目:觀念平台 圖為張碩尹授權提供。   「讓想像力掌權!」這個被廣為引用到有點氾濫、源於1968年巴黎學潮的革命標語,在今日社會看來似乎過於不切實際。 上個月我在台大對面小巷停車場的水泥牆上,發現了一個先前未見的塗鴉:兩名捧著衝鋒槍的少年,頭上寫著一行字,就 ...
發佈時間_ 2020\11\2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6/10/23
剪報標題:美化與玷污之間 作者:李明璁 刊登日期:2006/10/23 原載:《中國時報》 欄目:觀念平台 圖為張碩尹授權提供。   當跨國品牌和本地政府要利用塗鴉的「次文化資本」(甚至將其商品化販賣)時,這些牆上的玩意就被納入文化藝術和美學表現的範疇,而不再被視為髒污,也因此與日常空間甚或神聖建物(如古蹟)共存無害;但相反的,倘若塗鴉不在監控與規 ...
發佈時間_ 2020\11\2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6/10/23
剪報標題:美化與玷污之間 作者:李明璁 刊登日期:2006/10/23 原載:《中國時報》 欄目:觀念平台   圖為張碩尹授權提供。   人類學家Mary Douglas在其經典之作《純淨與危險》中,曾指出所謂的髒污和禁忌,從來不是本質化的存在狀態,而只是一種相對性的社會判斷。所有被視為褻瀆或污損的概念、行為及事物,都只是因其違背或混淆了 ...
發佈時間_ 2020\11\20
0則迴響
剪報標題:塗鴉在紐約 曾是視覺災難 作者:丁榮生 刊登日期:不詳 原載:《聯合報》 圖為張碩尹授權提供。   塗鴉在台灣的未來呢?Bbrother認為,雖有人在畫,但有強烈的寂寞感。因多數畫作以歐美常見的嘻哈風格居多,只玩技巧。他期望如「穀賤傷農」等作品能有社會關懷。但台灣都市景觀少了塗鴉卻充斥廣告招牌,如果要強調視覺淨土,也頗為諷刺。   ...
發佈時間_ 2020\11\20
0則迴響
剪報標題:塗鴉在紐約 曾是視覺災難 作者:丁榮生 刊登日期:不詳 原載:《聯合報》 圖為張碩尹授權提供。   為何偷偷摸摸還是要塗鴉?Bbrother說,因為自己在政大時,學校把學生當小學管,為爭取在校的更大自主,結合一些朋友成立「上山打游擊」行動,才把在廣告系的所學以塗鴉來從事公領域的抗議與諷刺。   Bbrother(1982年-), ...
發佈時間_ 2020\11\20
0則迴響
剪報標題:塗鴉在紐約 曾是視覺災難 作者:丁榮生 刊登日期:不詳 原載:《聯合報》 圖為張碩尹授權提供。   就像早期蔣中正銅像太多,導致民眾對之後的街頭公共藝術,感覺很冷漠;也許受古早幾乎所有圍牆無處不在的「反共抗俄、殺朱拔毛」標語影響,導致台灣人對塗鴉藝術都有意無意地輕忽。   Bbrother(1982年-),本名張碩尹,是台灣的塗 ...
發佈時間_ 2020\11\20
0則迴響
剪報標題:台灣塗鴉族 攻佔廢棄建物 作者:丁榮生 刊登日期:不詳 原載:《聯合報》 圖為張碩尹授權提供。   hello! hello! hello! 塗鴉插画展,有18位插畫家連展,在敦南1段177巷14號地下樓,展至6月10日。Acid Wash藝廊AMPM塗鴉藝術展在内江街55巷24號4樓,13日開展。而英國塗鴉名師shel將於11日來台,為 ...
發佈時間_ 2020\11\20
0則迴響
剪報標題:台灣塗鴉族 攻佔廢棄建物 作者:丁榮生 刊登日期:不詳 原載:《聯合報》 圖為張碩尹授權提供。   「水墨塗鴉」是近日出刊的設計雜誌《蛋報》主賣點,他們說:「台灣的塗鴉族是有組織地一起去攻佔廢棄建物。」 《蛋報》記者范伶億指出,台灣第一代塗鴉元老,公認的是呂學淵,十多年來,早期以街頭取向,主張環保與調刺政策。5、6年前,第二代的Winst ...
發佈時間_ 2020\11\2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7/01/05
剪報標題:台灣前衛未定論!——Co6台灣前衛文件展以及其他 作者:吳牧青 刊登日期:2007/01/05 原載:《破報》復刊443號 欄目:Cover Story 圖為張碩尹授權提供。   Bbrother也在徵件入選之林,《這不是一個藝術、這不是一個破壞》其實表達的不外乎Bbrother在近年都會的庶民體制外行為和藝術空間的白盒子展覽的一種挑戰與 ...
發佈時間_ 2020\11\20
0則迴響
剪報標題:畢恆達專訪——台大教授話塗鴉,剖析另類民意 作者:唐澄暐 刊登日期:不詳 原載:《臺灣立報》 圖為張碩尹授權提供。   「上山打游擊」屬於孔版塗鴉,這種用版子挖孔噴漆的塗鴉受到紐約塗鴉的影響,但脈絡還是略有不同。好處是可以大量複製,往往帶有無政府主義,用來打破體制,測試法律或體系的底限在哪裡。 以紐約的塗鴉為例,政府的想法裡,總想維護乾淨 ...
發佈時間_ 2020\11\20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