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標籤
篩選
格式
年份
主題
標籤:“在地實驗計劃論壇 ET@T Forum” 共找到 197 筆影音資料
10 20 30 per page
資料時間_ 2019/08/05
從藝術家陳庭榕的裝置作品《我只在乎你(私語)》與表演作品《群虎》出發,我們想一起探討什麼是屬於八〇年代時至今日的聲音:聲音它如何在我們的每日生活中成為被感知、製造,傳播、儲存及物件化;聲音的如何形塑文化與可能的政治意涵;聲音做為一種藝術生產模式,如何在時間與限地空間中復返。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7/08
「Shampoo is Telling A Story」是藝術家張剛華的田野調查計畫。今年四、五月,他拜訪了泰國與菲律賓,並將洗頭作為一種田調方法,探究其背後之人際關係的展現,以及社區之於髮廊的對應關係。延續創作者近年發展的「參與式展演」,本計劃預期藉由洗頭這個日常行為,進而討論此行為背後所涵括的文化與習俗,以及外溢出與個人、社群的故事。「洗頭」在當代消費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7/01
謝瀞瑩:「流動的聲景」 從古典音樂演奏、電子音樂作曲、新媒體藝術,到近年進入建築領域的空間探討,謝瀞瑩自2009年走下古典音樂舞台後,便以電聲表演者與聲音藝術創作者的身份,實現從空間即興、環境聲音劇場,音景裝置、到近年的Ambisonics環繞多聲道作曲等各種形式的聲音創作,並且不斷延展科技能力以追尋更獨特的聽覺感知經驗。 『流動的聲景』講座中除了將與大家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6/25
大東西,中東西,小東西。東西很多,計畫很長,跑來跑去。 物件,材料,空間,情緒。 地景、肖像、移動的人,傳記、傳奇。姪女。 上述是近期工作的個人關鍵字。這次想由幾個讓我興奮的計畫聊起,談做東西的過程,我對物件與雕塑的執迷、材料的控制狂、空間的偏執,多地游移的快感與矛盾,對身心創作發展的影響。有問題請發問。 facebook:https://www.fac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5/20
6600萬年前,一顆小隕石飛過銀河係向地球飛去。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660天,我回來台北了。 不在的這段時間,我去了誒樓誒,墨西哥市,法國,亞歷桑那州。 你,去哪了!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5/15
劉致宏:「聽寫-聲音地誌與其他」 近年透過駐村創作發表之《聲⾳地誌》創作計畫的紙本實體刊物,內容收錄累積而成的「聲⾳紋理資料庫」,並輔以口述、訪查、影像、素描等連結與轉化,嘗試「聽覺視覺化」的可能。聲⾳/聲響記寫的多樣,從文學、語言、⾳樂與視覺藝術都可見得無限多元的發展可能,例如《琵琶⾏》由形容詞的堆疊描寫琴音的圓潤與清脆、日常所見的狀聲詞彙等聲態口語化、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5/13
我的駐村經驗從北極之後到了紐約。這兩個地點極端的是,一個沒有人,一個到處都是人。 在抵達紐約後,我不斷地在消化在這裡所感知到的一切,卻始終很難說得清楚。看見了不同族群在紐約生活的樣貌,我不斷想著是什麼驅力,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願意飄洋過海前來,在此定居生活。又或者在這座快速而擁擠的城市裡,更貼近描述的動詞是「生存」。 在紐約的四個月,我在它與其他城市之間不斷折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5/07
本次座談將會聚焦在「除錯化 Debuggeration」這個藝術家創作的主要觀念上,並且討論以下四個創作與策劃系列: 1.手藝孱弱 – AudioVisual創作系列 2.蔣孝化 – 過軟抗爭 3.非生物劇場 – 跨域合作分享 Extra.失聲祭 超響 噪流 聯覺共振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5/02
王博彥:「數位科技斡旋下的焦慮和渴望」 我的創作實踐以數位媒體為主要媒材,探索在不同錯置的語境之中,關於自我實現過程所造成的焦慮以及對於塑造自我認同的渴求。近期關注的主題包含在科技中介下記憶和感知是如何構成,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雙重性,以及主觀認知下地方所具有的延展性。 當今因科技而日趨連結的世界提出了減低人際之間孤立感和疏離感的願景,卻也同時諷刺地加速了這個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04/25
幫史明歐吉桑整理龐大的書籍、謄打回憶錄手稿的工作很大程度改變了我的創作。在此之前,大部分的作品都是錄像,以影像與旁白共構一則政治性寓言,因為故事——無論呈現的媒材是文學、戲劇、影像或其他——是我唯一的興趣,因此學習創作的初步就是在創造出以文字為材料的情節、結構之後,轉譯為其他視覺形式。但在那陣子的工作之後,上述的創作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創」、「作」的野心,與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