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標籤
篩選
格式
年份
主題
標籤:“在地新聞 ET@T News” 共找到 121 筆影音資料
10 20 30 per page
資料時間_ 1998/12/31
富邦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土地倫理」展覽中,藝術家黃志陽在忠孝東路五段236巷底搭建了一座《巢穴》。他用了成串的牡蠣殼,圍出一個中間凹陷的橢圓形場域,直徑約四十五公尺,深高四公尺。 黃志陽以「生物劇場」形容作品,在整個場域中,除了牡蠣殼建物,還包括雞鴨養殖及種菜等「偶發性」行動。在信義計畫區的黃金地段進行創作,黃志陽表示:「結合海生、走獸與人類,在都會裡建構一個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10/08
竹圍工作室《君自故鄉來》裝置藝術展由徐文瑞策劃,邀集了莊普、魏雪娥、林明弘、王德瑜、Susan Kendzulak五位藝術家,共同針對傳統「故鄉」這個主題,用各自的作品進行一場藝術的對話,提出質疑和新的詮釋。 參展的藝術家們都來自非常不同的背景,除了王德瑜外,大多經過移民、他國留學、異國婚姻等跨國界的身份認同過程。這些經驗強化了現代人共有的文化移民經驗,而跨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9/26
一樣是兩個演員、兩張椅子、一張桌子,《強尼強納森》雖號稱《瑪麗瑪蓮》的男生版,但仍有許多不同之處。《強尼強納森》不再強調性別,兩個演員呈現出二元概念捕捉不住的曖昧意象,在田啟元劇本外新增的東西更加複雜、難以歸類。 編導秦嘉嫄說:「處理這個劇本時,我盡量利用演員不同的身體性格去做遊戲。兩個人很容易形成一種鬥爭關係,可以指向性別,也可以是語言背後的文化,以不同語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9/22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在台北盛大開幕,邀請了許多來自各國、風格迥異的作品參展,日本導演川口肇的《位相》就是一部相當有新意的紀錄片。 《位相》內容是有關一場同學會和祖母的喪禮的故事,也是一部有關川口肇自身的「私電影」。整部片子就在人與人、人與我、我與人間陳述一些看似平常、湊在一起卻又不免顯得離奇的關係。導演使用了大量靜照,以及經電腦處理過、聲調奇怪的僵硬的旁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8/25
魏雪娥於前藝術藝廊發表個展「延年益壽」,試圖處理人類對壽命的迷思,與寄託外星科技來延長生命的可能性之關連。除了這次的個展,她在北美館的兩次聯展中已分別展出今年的新作。在「你說我聽」展覽裡,魏雪娥藉著兩件作品探討國際觀與身分認同的議題,而參展1998台北雙年展「慾望場域」的作品則是以飲食與健康為視覺符號,並隱約的詮釋慾望的保存、轉換與實現。 這次自8月22日至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9/03
龜山工廠原本是一個倉庫,前甜蜜蜜的老闆吳中煒將它租下來,蓋了一座工廠。成員除了工頭兼畫家的吳中煒,還有製作佛像的涂嘉原,以及怒罵沼澤成員、瑞士行動藝術家Rudolf等人,一群人過著簡單的生活,要什麼山裡都有,沒事時,就到樹林裡烤肉、摘野菜。這裡生產的東西相當豐富,畫作、雕塑只是其中一小部份,還有說不出名字的野菜大餐、蜈蚣酒、羊隻、精緻或粗糙的手工物品。 「一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7/25
伊通公園推出顧世勇與陳慧嶠的雙人聯展,陳慧嶠在自己的部份「寂靜的目光」中,創作了《睡吧,我的愛》、《別把夢境吵醒》,詩意的刺向心理底層很單純、很單純的欲望顫動,叫人難以平息。 《睡吧,我的愛》是一張帶有針的床,而《別把夢境吵醒》則是一些棉絮、乒乓球之類的裝置,前者中的「針」帶給觀者的心理刺點,在視覺背後隱約作痛,有某種程度的自虐和精神絕對的向度;而後者漂浮意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7/25
伊通公園推出顧世勇與陳慧嶠的雙人聯展,顧世勇將自己的部分命名為「我要煎荷包蛋」,藉由呈現對日常生活的感受,讓人從過度目的性的習慣中解放出來。 展場內有一大型的透明鐘體,顧世勇覺得這個造形本身就擁有股召喚的力量,能夠使人聽見故鄉的呼喚。在大鐘旁邊是一個印了無人森林的大型燈箱,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種新世界的分為。 顧世勇說,這次展出有許多刻意模糊的部分,以容許更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8/22
季鐵男在伊通公園展出了「可有可冇」裝置展,作品包括裝置《relief x》和《y zone》,以及九九峰藝術村的競圖、香港城市的電腦影像輸出,另外還有季鐵男與大陸建築師張永和、新加坡建築師陳家毅的倫敦聯展「可大可小」紀錄影像。 季鐵男強調,這是一個意識型態退位的年代。正如大大書寫在空間二樓牆面上的「在遊戲中革命」六字,藝術家的創作是自身生活經驗的抽象提煉,而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8/07
主要成員為輔大學生的「死詩人社」宣稱「詩已經跨界」,創世紀詩刊主編須文蔚對此發表看法:「新舊世代、主流非主流之分往往在於概念的不同,而非年紀或規模的差異——死詩人社以跨界的概念站定了新的世代。」 本身屬於「 全方位藝術家聯盟」的須文蔚,曾受邀與死詩人社談論網路和詩,他表示:「 詩的創作在網路上有太多的可能性。」全方位藝術家聯盟由吳德亮發起,參與的藝術家包括杜 ...
發佈時間_ 2017\09\05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