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ET@T Forum] eteam「Disappearance 《消失》」
[ET@T Forum] eteam「Disappearance 《消失》」
資料時間_ 2015/08/21

eteam 團隊於2001年由 Franziska Lamprecht 與 Hajoe Moderegger 組成。兩人合作的方向通常在關係美學、網路、與環境藝術的交匯中,以團隊的方式在我們所處的世界或者互聯網域間安排偶發事件,而這些作品通常以帶有催眠風格的錄像作品,廣播秀,還有最新使用的輕小說或是小說文體。這次台北國際藝術村與獨立策展人李彥儀合作,策劃駐村藝術家聯展《請入歧途:情境式探索》於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展出,並特邀藝術家於在地實驗計劃論壇舉辦講座。而講題的「消失」與「缺席」之間差別是什麼呢?可以說消失是一個發展成為缺席的過程嗎?我們該如何想像缺席?要怎麼提供負性(negative)呢?這是近乎不可能的。但不也就因為著這不可能性,而讓我們深深著迷嗎?

※編註:本場論壇因版權因素,無影像紀錄,僅以活動圖片呈現。

延伸閱讀:
1.eteam「Disappearance 《消失》」,在地實驗計劃論壇,2015/08/21
2.在地實驗計劃論壇「合作活動」系列總覽(2014/08/15-2016/11/03)

發佈時間_ 2017\01\03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eteam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2030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5/03/01
“Science works! Bitch.”(科學是真的有用啦,不要機機歪歪咧!),是科學家在面對質疑時心中最常出現的O.S。人們都理解,科學是個不斷在進步中推翻自己的系統,基於某種客觀時跟耗時過程,科學家透過各種不同變因的方法去實驗材料與人無法完全決定的可能結果。今日,科學方法成為當代藝術領域的新材料,儘管在文藝復興時代科學與藝術被認為是不分家的, ...
發佈時間_ 2017\01\2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06/29
在地實驗於1996-1997年間舉辦「人文論談」,期間邀請各類文化團體、藝術家主持與演出,冀望以論壇活動的方式激盪思考,讓各種聲音碰撞、摩擦,在交流的過程中尋求問題的出口,並提出未來可能的議題。這支影片是1996年史辰蘭、許嘉寶、楊友仁在人文論壇的現場表演與座談。這場演出結合了人聲、電子合成樂 ...
發佈時間_ 2016\09\30
2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6/06/20
大城真 Makoto OSHIRO,表演家及藝術家,1978 年生於日本沖繩,現居東京。主要使用聲音作為創作媒介,但也融合其他元素,包括光、電和物體的動態。現場演出時,他使用自製的工具與樂器,包含有電子器件、日常生活中的材料與丟棄物等等。作品裝置透過聲音處理來詮釋物理及聽覺的現象,並著重其中如振動 ...
發佈時間_ 2017\01\11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