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第一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互動裝置類」首獎〈speaker tree〉
影片長度
00:01:42
時間標籤
第一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獎「互動裝置類」首獎〈speaker tree〉
資料時間_ 2006/11/10-2006/11/19
資料地點_ 中山堂

2006年第一屆台北數位數位藝術節「靈光乍現」,由在地實驗策畫。

「靈光乍現--雖遠猶近,雖近猶遠」(Aura Spurt: Remoteness Nearby)是平易而愉快地貫徹數位藝術本身的分享與娛樂性格。 數位藝術因其有別傳統媒材的表達以及欣賞方式,容易使觀者產生親切的互動以及投入參與; 其實,數位藝術是最符合生活化、與大眾最貼近的藝術形式,並大多以展演者平易詼諧的手法,貫徹藝術生活化、 娛樂化的理想。「靈光乍現--雖遠猶近,雖近猶遠(Aura Spurt — Remoteness Nearby)藉由豐富多樣的展演活動促發民眾的學習,建置活動網站,活動後並有專刊的印製發行, 充分利用數位藝術的互動特徵,加強這樣的特性,以開放的態度提供參與者最多的交流機會, 以此落實數位藝術教育的目的,提昇藝文族群對數位藝術的賞析能力,也藉由數位科技對藝術與大眾的穿透與影響, 在感知的空間與時光之間,產生參與的愉悅。

本影片為第一屆台北數位藝術節「靈光乍現」互動裝置類的首獎作品〈speaker tree〉。〈speaker tree〉以導電油墨在牆面畫上樹和喇叭的造型,當觀眾用鉛筆連接兩段導電油墨時,藉由導電特性形成通路,經由擴大機放大雜訊,而這聲音也可以被橡皮擦擦掉。創作者嘗試將觀者動作、圖像與聲音三種不同的狀態合而為一,強調於展場中跟觀眾的互動關係,將觀者內心當下的行為與思考直接以聲音呈現出來。

摘自:「得獎名單」,《2006台北數位藝術節「靈光乍現」網站 》。

發佈時間_ 2017\11\30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曾偉豪、2006台北數位藝術節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3953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07/11/23- 2007/12/02
2007年第二屆台北數位數位藝術節「玩開」,由在地實驗策劃。 數位技術與概念對於藝術創作而言,既可以說是一種形式上的創新,也可以說是一種內容上的進化。作品也能擁有更多樣化的發展潛力。但我們更關心的是數位概念為藝術創作所開拓的 ...
發佈時間_ 2017\12\12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3/11/15-2013/11/24
2013年第八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超神經」,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超神經」(Data-Neurons)的概念結合了當代全球網絡社會中兩個重要的核心議題——「巨量資料」(Big Data)與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4/11/14-2014/11/23
2014年第九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平坑時代」,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從根本上來說,數位時代就是一個平坑時代。 「坑」是數位時代的重要隱喻,一個「坑」就是一個在特定時間內必須被完成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