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雨果》,2002/04/28
影片長度
00:58:01
時間標籤
演後致謝
《雨果》,2002/04/28
資料時間_ 2002/04/26-2002/04/28
資料地點_ 華山文創園區

下文摘自:〈王墨林與身體氣象館年表〉,2006/02/08,于善祿

受法國在台協會委託製作大型敘述劇《雨果》,法國文豪雨果今年(2002)適其誕生兩百週年,法國政府預計展開長達一年的紀念、慶祝活動,教育部也要求全法國的教師,擇期對學生朗誦雨果的詩作,其知名著作《鐘樓怪人》、《悲慘世界》均被改編為舞臺劇、電影、音樂劇等形式,廣為世人所知。在台灣,「法國在台協會」也選在二十六至二十八日,在華山藝文特區推出舞臺劇《雨果》,由劇場工作者王墨林編導,並擔綱主演雨果一角。這齣在台灣紀念雨果兩百年誕辰的中文舞臺劇,由身體氣象館製作,王墨林以半敘述、半戲劇的方式,刻畫集詩人、小說家、戲劇家、畫家、政治家,以及社會活動家於一身的雨果。全劇以多媒體呈現十九世紀巴黎貧窮、混亂的城市景象的手法。

編劇/文字 : 王墨林
導演 : 王墨林
藝術總監 : 八海
舞台監督 : 瓦旦‧塢瑪
製作人 : Nicole Dufour、 Jacque Picoux
執行製作 : 石佩玉
助理 : 林說俐
表演者 : 王墨林、張顯魁、陳家逵、蔡櫻茹

發佈時間_ 2017\12\18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導演)王墨林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6193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3
被結構化的歌舞是一種文化系統,是民族概念形成的基礎,已超出單純宗教思維的層次,具有社會性與世俗性,不能只以祭典與神聖性來詮釋歌舞文化。 摘自: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10/18
匯川聚場(1997-)由張忘成立,致力將藝術融入環境,期許藝術在戶外發聲,作品多為結合空間、裝置與表演的跨領域創作。張忘在1998年創立華山藝文特區,並發表匯川第一號作品「螢生物──行進華山」。編導張忘自言:「人活在這個高汙染的時代,就像螢生物一般,這些生物就像是未來的人類。」本劇結合陶亞倫的裝置藝術,使舞者在炫目的色彩映照下化為螢生物相互碰撞、摩擦, ...
發佈時間_ 2016\09\0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0/09/21
九二一深夜,台北市臨界點生活劇場舞台上,上演一幕如假似真的震後災難場面。烏漆的空間,四周被黑幕包裹,上空斑裂垂吊的布塊像崩裂的牆面油漆,一條條裸露鋼筋、傾頹的門板窗檯,舞台地面俱是水,嘩嘩的水聲水影映著兩方微微透光的玻璃。舞台不停地漏水,水花濺起噴及觀眾,演員濕答答滾在水裡成了半裸的魚。由於太暗,排演時,導演王墨林一個不小心還差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