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文宣]河左岸劇團《海洋告別》
[文宣]河左岸劇團《海洋告別》
資料時間_ 1993-1994

「河左岸劇團」創立於1985年6月,創團成員均為以學生社團之詩社、文社名目歷經數年人文藝術思潮琢磨訓練的淡江大學學生,並同時深受社團指導者李元貞、施淑兩位女士的啟迪和影響。被視為1990年代臺灣劇場新潮第二波中堅團體的河左岸,其內斂的劇場美學、強烈文學性的語言風格,由於身處其他眾多激進於社會參與,或前衛於顛覆美學的另類劇團中,讓創作成員敏感的思維和著重內省的性格都對各類權威體系有著強烈質疑、批判。如最初劇團發展時倚藉著象徵主義注重個人內在生命探觸,到中期因應社會劇變而開始的現實主義思辨、理想主義式的社會主義思考,與進入1994年後作為中生代另類藝術團體重要代言者之一時,引領女性學、另類情慾議題顯現為劇本探討的新面向。

河左岸劇團在1988年至1994年期間,推出了「迷走地圖」系列,企圖穿透時間迷霧、尋索島國的身世。其中的三部曲聯作《海洋告別》(1992-1993),敘說的就是花蓮知名的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前花蓮縣參議會議長、客家名醫張七郎的家族史,包括《穿過歷史曠野與內室的……家族記憶1947.4.5》、《海洋告別1—永恆波光中追憶浮懸如島的黑色家屋:鳳林家族1947-1982—迷走地圖第二部》、《海洋告別2:鳳林家族1921-1947—迷走地圖第三部》,其配樂由史辰蘭與TOMOMOTO組成的「魔毯有貓」創作,以民謠與環境音樂的形式,勾勒出二二八事件中的悲情與再生。此張演出原聲帶曾獲得83年金曲獎最佳錄音、最佳演奏曲專輯製作人獎項。

引自:黎煥雄,〈搜尋島國身世的暗夜潛行者「河左岸劇團」〉,《台北小劇場 ── 一群年輕劇場工作者的文化紀錄》, 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新聞處,1996/05。

延伸閱讀:
1. [專書]《台北小劇場:河左岸劇團》,《在地實驗影音資料庫 ET@T Archive》,2016/12/01。
2.于善祿,〈二二八事件相關的舞台劇〉,《LULUSHARP》,2016/11/16。

 

 

發佈時間_ 2017\12\20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河左岸劇團、魔毯有貓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6279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5
此篇透過信件完成的訪談收錄於1995春季發行的《NOISE VOL. 9》。噪音團體Thirdorgan來自日本大阪,成員只有清水章浩(Akihiro Shimizu)一人。Thirdorgan的曲風為暴虐複雜的電子噪音,有時會加入女性呻吟聲等取樣,試圖透過作品,傳達舊世紀邁入終焉、而新的世紀即將開始的訊息。Thirdorgan曾與Aube合作表演,而 ...
發佈時間_ 2017\12\19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0/11/26-2010/12/05
2010年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串」,由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承辦,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企劃執行。 Cluster運算概念可從機械與機械之間延伸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就在一個底限的資源或範圍內,以過去累積 ...
發佈時間_ 2017\12\18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4
1994秋季發行的《NOISE VOL. 7》,在刊末整理了當期聲響相關團體、活動、出版品的消息,包括1994/9/4的生活破爛節、香港噪音團體IBID的最新專輯《清宮四補(Golden Wonder)》、日本地下刊物《Cassette Tape Journal》的簡介、義大利工業樂團Hyper ...
發佈時間_ 2017\12\19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