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王墨林-田啟元-劉守曜」劇場身體與雌雄同體:以《日蓮,喃喃自語的島》為例
影片長度
1:52:34
時間標籤
(全片)
【表演與身體】「王墨林-田啟元-劉守曜」劇場身體與雌雄同體:以《日蓮,喃喃自語的島》為例
資料時間_ 1996/01/11
資料地點_ 臨界點劇象錄劇團團址

在本作品殘存的一分多鐘演出紀錄裡,在大悲咒的背景音樂下,兩名男演員身上、頭髮,沾染白色塗料,彼此附著、攀爬與糾纏,彷彿蟲、蛇、獸類或靜止的草木,扭曲糾結的肢體,呈現特殊的張力與節奏。

摘自:〈日蓮。喃喃自語的島〉,《臺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數位典藏計畫:1986-2009》,2004

關於《日蓮。喃喃自語的島》中「王墨林-田啟元-劉守曜」劇場身體與雌雄同體,王柏偉於〈在地實驗《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計畫》觀察員手記〉有這樣的描述:

吳瓊枝2008年以英文寫就的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arrating Body in Taiwan’s Little Theater, 1986-1999(台灣小劇場的身體論述,1986-1999)〉。這兩篇論文將劉守曜的表演與身體性放在台灣(小)劇場生態的研究中,誘發了更進一步的(當然目前也尚未能處理的)整體生態與(小)劇場史的分析與標記問題…吳瓊枝的論文則是討論了台灣小劇場運動中「王墨林-田啟元-劉守曜」這個強調「身體」論述與實踐的脈絡,並認為劉守曜所發展出來的「雌雄同體表演」為八〇到九〇年代小劇場身體表演的高峰。

發佈時間_ 2019\09\05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臨界點劇象錄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7291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7/09/19
劉守曜自1987年加入劇場活動,1993年發表個人自編、自導與演出《觀自在》,之後前往美國紐約與英國的拉邦中心進修兩年,嘗試發展身體與表演的辯證思維。1995年返台後,曾參加密獵者劇團、臨界點劇團多齣戲劇演出。1997年創立光之片刻表演會社。《愛比死更冷》戲名源自德國新電影導演法斯達的作品,劇中人物則取材自小說家白先勇作品中的典型角色,再由演員自身發展 ...
發佈時間_ 2016\09\21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05/12
臨界點劇象錄(1988-)由前衛劇場工作者田啟元(1964-1996)與詹慧玲、林泰助共同組成。1980年代,解嚴前後,在導演田啟元的帶領下,臨界點的劇作內容深具社會批判性,尖銳地反映階層問題及受壓迫者的困境。1996年8月田啟元逝世後,臨界點轉型為「生活劇場」,以誠實的態度、深刻的自我反省進行創作。《御先祖樣萬萬歲》為臨界點劇象錄1996年於四流巨星 ...
發佈時間_ 2016\08\2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4
合作團隊:臨界點劇象錄 演出作品:《白水》 年代:1994 演出地點:centre culturel de la communauté française le botanique。 《白水》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演出的節目冊,為四男版本。 關鍵詞:《白水》、臨界點劇象錄、田啟元、詹慧 ...
發佈時間_ 2020\12\24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