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戒嚴身體: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
影片長度
01:07:12
時間標籤
【表演與身體】戒嚴身體: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1
【表演與身體】戒嚴身體: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2
【表演與身體】戒嚴身體: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3
【表演與身體】戒嚴身體: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4
【表演與身體】戒嚴身體: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5
【表演與身體】戒嚴身體: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
資料時間_ 2004/12/09-12/12
資料地點_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故事大綱】民國88年6月19日,一場夾雜著社會問題、人性與暴力的姦殺命案。莊嚴冷肅的軍史館,是國家的故居,亦是國民的前世。於館內擔任保衛工作的軍人,何以在短時間內殺人、姦屍?是怎樣一股邪惡力量驅使的衝動?!
國史應該怎樣被敘述出來呢?讓它像電影裡的暴力畫面嗎?把殺人、殘虐、肢解都理想化了;還是像神話中的罪惡預言?誰控制了記憶,就控制了過去。國家認為:「過去的事件沒有客觀的存在,只存留於書面記錄與人的記憶之中⋯⋯控制過去的最重要關鍵就是記憶訓練。」(George Orwell,《一九八四》)
從國史到國族是一個敘事的過程,而誰是這個「說故事的人」?國史毫無例外地是為了國家而建構的神話,它既誇耀殺人、殘虐、肢解的神聖性,而確保這些書面記錄服務現有的正統。然後,我們就擁有了一座說故事的軍史館,或其他什麼紀念館、博物館⋯⋯。(摘自:〈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兩廳院售票》

《軍史館殺人事件》一方面呈現「兵役身體」內在的無能狀態,一方面實行其壓抑後的暴行、遂行國家軍政體系強加其上的暴行,以身體姦殺作為對政體的象徵性擊破。

舞台上玻璃表面、目視高度至少二點五米的箱型裝置,在光源對比下時而呈現演員鏡像、時而產生身形疊影。在此設計上,觀眾視野耐人尋味地延伸了舞台與觀眾席間的觀看關係。當台上演員凝望著舞台上如鏡的影像,演員彷彿望著自己,也看著觀眾。看著演員的觀眾,亦看著自己。鏡面折射的互望關係,彷彿將劇場的虛構與事件的真實性「二度凝望」,一如「軍史館殺人事件」與《軍史館殺人事件》兩者事件與劇場的鏡像關係。藉此「內觀自身」的視覺隱喻,內於身體的「戒嚴」歷史便在向自我內部掏取的過程中顯現。

本文〈【表演與身體】戒嚴身體: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概念取自 2004新點子劇展《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放映討論會(2019.04.22)文字紀錄,摘要段落如下:

【段落一】

參與者B——「家」、「國」、「人」、「男」、「女」,如何從外部性現實的觀演邏輯轉到內部性。王墨林如何轉換內部性與外部性?在他許多作品中。鏡面與四個演員的安排,蠻精神分析的,很難用純粹戲劇理論去處理。王墨林每次處理方式都不一樣,越來越不需要實體舞台來處理裝置。內在性與外部性,我想到《十二因緣:思考筆記》(1999-2000/2018),陳界仁的迴音,而不是《軍史館殺人事件》的噪音。

【段落二】

參與者B——在某些時刻,男與女都是同一個人,轉向「我的」自我質問,很難確定那時候是同一個我?這齣劇之所以讓我感到「溫暖」是因為內在性,而不是對現實的指涉。知識分子不全然向外批判,而是反射某種內在,戒嚴如何內化如何呈現在王墨林的作品?女和男有時候是互相拯救和互相召喚,是蠻虛無的。是什麼樣的虛無?虛無也有很多種。從《荒原》(2010)到《安蒂岡尼》,就不是這麼虛無。東亞連結的《再見母親》(2011)個人式的存在主義到《脫北者》我很驚訝,王墨林在《脫北者》這裏談國際主義,可能還要更細緻的去談這個「虛無」的轉換過程。

發佈時間_ 2019\08\16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差事劇團、(導演)王墨林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7012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1997/03/08-1997/06/07
1988年起,兩廳院開始策劃主辦「實驗劇展」以供年輕藝術家展現實驗性質強烈的創作,1995年時易名為「海闊天空」實驗劇展,並加入實驗舞展。2003年這兩樣「實驗」系列改以「新點子系列」的名稱策展戲劇及舞蹈演出。此檔案包含當年天打那實驗體劇團的《時候到了》、密獵者劇團的《憨弟》、臨界點劇象錄改編自卡夫卡原著的《審判》等多個劇團參與海闊天空實驗劇展的宣傳物 ...
發佈時間_ 2016\10\20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10/31-1996/11/03
差事劇團的精神方針是運用民眾劇場(People’s Theatre)的訓練方法暨理論系統,從現實出發去融合在地的歷史與生活經驗,以民眾為主體,發出屬於民眾的劇場聲音。除此之外也一直廣泛地與亞洲戲劇團體交流,共同探討、研習亞洲各國傳統與當代的表演美學。本齣戲由菲律賓「女祭司劇團(BABAYLAN)」與「差事劇團」共同合作演出。 這 ...
發佈時間_ 2016\09\14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5/09-1998/05/10
本文〈【表演與身體】語言與聲音的激進性:以《TSOU.伊底帕斯》為例〉概念取自《TSOU.伊底帕斯》(1998)放映討論會(2020.01.16)文字紀錄,摘要段落如下:   參與者B——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