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第四面牆(容淑華)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第四面牆(容淑華)
資料時間_ 2010

十九世紀,寫實主義的產生要求舞台上的演出必須重現現實人生,要求演出寫實逼真,是故,三面牆式的布景逐漸取代透視布景。「第四面牆」理論假設在舞台鏡框前有一道隱形的牆,把演員與觀眾分開,此牆對觀眾而言是透明的,但對演員來說則是不透明的,致使舞台上所發生的一切,與觀眾席的現實存有一段相當距離。

摘自:容淑華。2010。《空間的表演》。台北:黑眼睛文化。頁28-29。

圖為建於1882年的Tibbits Opera House內部結構,清楚的舞台邊框,架構出典型的「鏡框式劇場」。

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ibbits_Opera_House_Proscenium_Cropped.png

與「鏡框式劇場」相關的舞台概念「第四面牆」,請參考本站:

  1.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第四面牆(鍾明德)
  2.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鏡框式劇場(proscenium-stage theatres, picture-frame theatres)

 

關鍵字:三面牆、不透明、十九世紀、寫實主義、布景、現實、距離、透明、透視、逼真、隱形的牆

發佈時間_ 2020\05\07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Wikipedia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Wikipedia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8214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0
評論展演:《等待狗頭》 創作者:賴聲川 合作團隊:表演工作坊 年代:2001 演出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從舞台延伸搭起一條大路穿過觀眾席,打破舞台鏡框的限制。 摘自: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5/09-1998/05/10
本文〈【表演與身體】黑暗:以《TSOU.伊底帕斯》為例〉概念取自《TSOU.伊底帕斯》(1998)放映討論會(2020.01.16)文字紀錄,摘要段落如下: 參與者E——當《TSOU.伊底帕斯》進入到國家戲劇院演出時,我比較在意的是導演要如何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0
也稱環繞式舞台、圓形劇場或島形舞台。舞台全被觀眾環繞。空間的運用是這類舞台最大的挑戰。表演上演員無法背台,所以走位調度與演員的情感表達才是重點。 摘自:容淑華。2010。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