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鏡框式劇場(proscenium-stage theatres, picture-frame theatres)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鏡框式劇場(proscenium-stage theatres, picture-frame theatres)
資料時間_ 2010

劇場建築結構的一種。一般是指在舞台台口建有拱形結構,將觀眾區與表演區分隔開的一種盒型式封閉舞台。觀眾透過鏡框似的台口,觀看舞台上的演出。第一個鏡框式劇場成立於1618年義大利的法爾納斯劇場(Teatro Farness),該劇場為促使透視布景快速的發展而建造。在1930年代之後,非鏡框式劇場陸續產生;1960年代後開始有導演企圖打破這種劇場預設的舞台與觀眾間距離。觀眾多處於暗場。鏡框式劇場讓導演較易在空間中進行四平八穩的場面調度。2001賴聲川的《等待果陀》就是從舞台延伸搭起一條大路穿過觀眾席,打破舞台鏡框的限制。

摘自:容淑華。2010。《空間的表演》。台北:黑眼睛文化。頁28-30。

圖為建於1882年的Tibbits Opera House內部結構,清楚的舞台邊框,架構出典型的「鏡框式劇場」。

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ibbits_Opera_House_Proscenium_Cropped.png

與「鏡框式劇場」相關的舞台概念「第四面牆」,請參考本站:

  1.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第四面牆(容淑華)
  2.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第四面牆(鍾明德)

 

關鍵字:《等待果陀》、1618、1930、2001、四平八穩、場面調度、封閉、拱形、暗場、盒型、觀眾區、透視布景、鏡框、非鏡框式劇場

 

發佈時間_ 2020\05\07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Wikipedia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8212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0
也稱伸展式劇場或馬蹄形舞台。三面圍繞觀眾。布景設計與演員走位調度方面需特別注意。布景設計無法像鏡框式舞台運用布景或道具更換來指涉故事發生的地點,所以劇本地點的指涉經常運用舞台上的道具與演員的表現來表達。常藉由燈光來烘托戲劇氛圍,演員常會在觀眾區進行互動,以產生整個劇場空間的動能。 摘自: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0
也稱橫向式劇場,表演舞台橫跨在觀眾席中間,觀眾分別坐於兩側。此種舞台讓故事與人物角色更聚焦於內在的情緒,也比其他形式的舞台更能表顯敵對雙方的衝突。 摘自: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1
評論展演:《奧瑞斯提亞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