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鏡框式劇場(proscenium-stage theatres, picture-frame theatres)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鏡框式劇場(proscenium-stage theatres, picture-frame theatres)
資料時間_ 2010

劇場建築結構的一種。一般是指在舞台台口建有拱形結構,將觀眾區與表演區分隔開的一種盒型式封閉舞台。觀眾透過鏡框似的台口,觀看舞台上的演出。第一個鏡框式劇場成立於1618年義大利的法爾納斯劇場(Teatro Farness),該劇場為促使透視布景快速的發展而建造。在1930年代之後,非鏡框式劇場陸續產生;1960年代後開始有導演企圖打破這種劇場預設的舞台與觀眾間距離。觀眾多處於暗場。鏡框式劇場讓導演較易在空間中進行四平八穩的場面調度。2001賴聲川的《等待果陀》就是從舞台延伸搭起一條大路穿過觀眾席,打破舞台鏡框的限制。

摘自:容淑華。2010。《空間的表演》。台北:黑眼睛文化。頁28-30。

圖為建於1882年的Tibbits Opera House內部結構,清楚的舞台邊框,架構出典型的「鏡框式劇場」。

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ibbits_Opera_House_Proscenium_Cropped.png

與「鏡框式劇場」相關的舞台概念「第四面牆」,請參考本站:

  1.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第四面牆(容淑華)
  2. 【表演與身體-關鍵概念】第四面牆(鍾明德)

 

關鍵字:《等待果陀》、1618、1930、2001、四平八穩、場面調度、封閉、拱形、暗場、盒型、觀眾區、透視布景、鏡框、非鏡框式劇場

 

發佈時間_ 2020\05\07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Wikipedia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8212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0
十九世紀,寫實主義的產生要求舞台上的演出必須重現現實人生,要求演出寫實逼真,是故,三面牆式的布景逐漸取代透視布景。「第四面牆」理論假設在舞台鏡框前有一道隱形的牆,把演員與觀眾分開,此牆對觀眾而言是透明的,但對演員來說則是不透明的,致使舞台上所發生的一切,與觀眾席的現實存有一段相當距離。 摘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01
評論展演:《補天:麵包傀儡劇場在台灣》 創作者:Peter Schumann 合作團隊:425環境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6
表演工作坊由賴聲川和丁乃竺成立於1984年11月。本檔案是《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當年活動宣傳品,此劇為賴聲川翻譯暨導演改編於 Tony Kushner  的劇本《Angels in America: A Gay Fantasia on National Themes》,由丁乃竺擔任製作,金士傑、馮翊綱、蕭艾、李建常等人演出。故事內容充斥人性、親情、愛 ...
發佈時間_ 2016\11\24
0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