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庫
BROWSE BY:
【表演與身體】標本與展櫃: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
影片長度
01:07:12
時間標籤
【表演與身體】標本與展櫃: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1
【表演與身體】標本與展櫃: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2
【表演與身體】標本與展櫃: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3
【表演與身體】標本與展櫃: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4
【表演與身體】標本與展櫃: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
資料時間_ 2004/12/09-12/12
資料地點_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故事大綱】民國88年6月19日,一場夾雜著社會問題、人性與暴力的姦殺命案。莊嚴冷肅的軍史館,是國家的故居,亦是國民的前世。於館內擔任保衛工作的軍人,何以在短時間內殺人、姦屍?是怎樣一股邪惡力量驅使的衝動?!
國史應該怎樣被敘述出來呢?讓它像電影裡的暴力畫面嗎?把殺人、殘虐、肢解都理想化了;還是像神話中的罪惡預言?誰控制了記憶,就控制了過去。國家認為:「過去的事件沒有客觀的存在,只存留於書面記錄與人的記憶之中⋯⋯控制過去的最重要關鍵就是記憶訓練。」(George Orwell,《一九八四》)從國史到國族是一個敘事的過程,而誰是這個「說故事的人」?國史毫無例外地是為了國家而建構的神話,它既誇耀殺人、殘虐、肢解的神聖性,而確保這些書面記錄服務現有的正統。然後,我們就擁有了一座說故事的軍史館,或其他什麼紀念館、博物館⋯⋯。(摘自:〈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兩廳院售票》

本站「【表演與身體】鬼魂、屍身、標本、肉身: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中提到:

除了靈魂與肉身間「聚/合」造成的荒謬感,舞台上極具「表現力」的燈箱裝置則在演員與其共演之際觸發殊異的指涉:站定其中者人如標本、層疊玻璃如切片;演員匍匐爬行如蛹道、地窖;凝視如鏡的鏡像如地獄。

在演員身體偶有扮演如「標本」的身體,對比於「證據不存在」這句台詞,以及與實際上1999年軍史館殺人事件中作為「證據」的錄影檔案一度未能曝光這樣的罪刑問題、軍法轉型正義的問題,完整借用事件名稱的《軍史館殺人事件》作品在此意義上,介於搬演、改編、重製甚至是「讓當事人表態」這般僅有戲劇得以實現的虛實辯證,著實諷刺著「標本」的證物性:標本僅成立於物件現形與他者的指認。

本文〈【表演與身體】標本與展櫃:以《軍史館殺人事件為例》〉概念取自 2004新點子劇展《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放映討論會(2019.04.22)文字紀錄,摘要段落如下:

參與者C——對我來說,展示櫃一直都在,國家、歷史記憶,標本狀態沒有迴避的可能,就《軍史館殺人事件》來說,我們已經預設在這裡了。

發佈時間_ 2019\08\16
版權資訊
原件著作財產權人: 差事劇團、(導演)王墨林
數位檔案著作財產權人: 在地實驗
直接連結: https://archive.etat.com/?p=7006
發表迴響

請先登入社群網站,或是填寫兩個必填欄位「姓名」與「電子郵件」後再送出留言,您所輸入的資訊僅供本網站使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延伸閱讀
資料時間_ 2018/11/27
第二屆水田部落行為藝術節「當代表演的原民性」開放講座 ▽場次一「剝奪、重生、路徑:瓦旦塢瑪的行為藝術」 時間:11/27 Tue. 19:30 主講:瓦旦塢瑪 主持及與談:許瀞月 ▽場次二「腳譜,身體實踐與文 ...
發佈時間_ 2020\03\25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2019/11/27
影片為 Dino(廖銘和)、笙演奏家李俐錦、打擊音樂家周新純、德國古琴音樂家 Wolfgang Schwabe 所合作的演出《音樂的實驗與未知》。   《音樂的實驗與未知》 演出日期:2019/11/27(三) 演出時間:21:00 演出地 ...
發佈時間_ 2022\06\23
0則迴響
資料時間_ 1998/05/09-1998/05/10
本文〈【表演與身體】《TSOU.伊底帕斯》中的音樂與聲音:以《TSOU.伊底帕斯》為例〉概念取自《TSOU.伊底帕斯》(1998)放映討論會(2020.01.16)文字紀錄,摘要段落如下: 參與者B—— ...
發佈時間_ 2020\05\07
0則迴響